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據悉,廣州市醫療廢物處置量2013年達到17515噸,2014年前8個月達到13346噸,全年將超過19500噸,預計2015年將達到20500噸。廣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廢物,需要由中國環境保護部出具處理資質,只能焚燒處理,不能填埋。”
但廣東省生活環境無害化處理中心下屬的廣州-廣東省醫療污水處理站只有一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車站建于1998年,位于白云區鐘落潭鎮光明村。焚燒爐4座,日處理能力40噸。按365天計算,年處理能力為1.46萬噸,與廣州產生的醫療廢物相差甚遠。上述負責人也證實:“目前(醫療污染物處理站)處理能力不足,超負荷。”
建設全國醫療廢物分類處置示范點。
根據環評最新公開公告,廣東省生活環境無害化處理中心計劃對原有處理系統進行升級改造,采用多元化協同技術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處置,減少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物排放,同時實現塑料、橡膠廢物的能源化利用、金屬、玻璃的資源化利用、剩余殘渣的減量化填埋,打造全國醫療廢物分類處置示范基地。項目包括新建處置主廠房、綜合用房和倉庫;對原污水處理站、辦公樓、員工生活樓、實驗室進行適當改造;擴建現有的配電、供水等公共設備;新的雨水池和事故池。
市環保局相關人士也透露,處理站的設備比較老舊。“我們已經下令對其進行升級改造,目前仍在進行中。我們希望建立更多的醫療廢物處理機構,畢竟僅僅依靠一個真的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