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中新。中新網杭州1月25日電(記者蔣艷、石佳秀、實習生吳玉臣)“只要確診為闌尾炎,(患者)就給你(醫院)5000元。我不在乎你檢查用了多少藥。用得越多,賺得越少。”在今年的浙江省人大會議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邱云清建議,可以把醫療支付制度改革作為下一步醫改的切入點。
看病難看病貴,醫患矛盾已成為當前的社會問題。
2014年4月,浙江啟動杭州省屬公立醫院和杭州市屬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打破“以藥養藥”機制,所有藥品(中藥材除外)均按實際進價零費率銷售。
“過去‘以藥養醫’的政策,為醫院實現‘盈利目標’空提供了便利,迅速增加了醫療費用的增長,增加了群眾的醫療負擔。”邱云卿對浙江省的醫改大加贊賞,認為其率先打破了“以藥養醫”的機制,為配套其他醫改措施奠定了重要基礎。
然而,在他看來,這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實踐證明,在目前醫院對醫生的籌資和激勵機制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即使解決了‘以藥施治’,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以其他方法(如化驗、檢查)施治的問題,并因醫療支付制度而被放大,無法很好地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邱云清指出,醫改的關鍵在于改革醫療支付制度。按病收費是邱云卿的觀點。按疾病收費是多少?比如邱云清,闌尾炎平均5000元就能治好,所以只要來就診的患者被診斷為單病種——闌尾炎,他就要支付5000元。“我不管你用多少藥檢查。用得越多,賺得越少。醫療質量好。少用錢,少用藥,開個小刀子。”【/h/】邱云清表示,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醫療機構都是按項目付費,也就是他們為每個項目付費。這種支付方式的后果就是誘導醫療機構為患者選擇越來越貴的項目。“醫院誘導過度消費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人們開多藥、開貴藥、查多的現象最受詬病。”在邱云清看來,不改革醫療支付制度,醫療費用高、醫療資源浪費的問題就無法解決。除了按病種收費,也是醫院在企業簽約患者的一種方式。以一家美國公司為例,他告訴記者,“整個公司承包給醫院。例如,一個單位的醫療資產已經支付了1000萬美元。我公司的人生病的時候都在找你。所有省下的錢都來自醫院。如果救不了,醫院還是會賠錢的。醫院不僅能治病,還能起到預防你生病的作用。”此外,他認為醫院信息的透明度非常重要。“開這把刀要多少錢,好不好,手術死亡率是多少,有哪些并發癥,醫生水平高,并發癥少,而且費用小。大家都喜歡看他,他也賺了錢。”如何實施?“關鍵是政府的決心。”邱云卿坦言,如果政府有決心,可能兩三年就能開工。啟動后,不僅能鼓勵醫院不斷提高醫療水平,還能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End)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環球網無關。其原創性、文中所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站確認,本網站不對本文及其全部或部分內容和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或承諾。請參考僅供參考,相關內容請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