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新華網天津8月7日電(記者方文宇)6日,北京與天津簽署了包括一項重點工作協議和五項框架協議在內的“1+5”合作協議。作為2014-2017年京津要推進的30項重點任務之一,協議明確提出“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京津將重點推進與“交通、醫療、教育、通信”的公共服務一體化。
根據協議,近期,京津將優先開展交通卡互聯互通試點工作。
此外,京津還將探索社會保障的跨區域轉移。特別是在醫療保障領域,京津將研究建立醫療資源共享機制,探索建立醫療聯合體,開展執業醫師一體化注冊管理;加強區域間衛生應急合作,建立長期、穩定、高效的區域衛生應急合作機制。
在教育方面,協議提出將支持有條件、有優勢的教育資源開展合作辦學、聯合科研和人才培養,建立優質資源交流共享、課程學分互認、教育發展規劃交流協商機制,深化教育戰略合作。
對于此前被輿論廣泛關注的“京津冀同城通信”問題,協議也給出了回應:京津將推動建立兩市移動和固話通信的聯網和網絡改造機制,力爭盡快實現“固話不長途、移動不漫游”。
專家認為,京津公共服務一體化正式拉開了兩市公共服務全面對接的序幕,從此前更具方向性和原則性的表態到目前的具體舉措。
南開大學濱海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立群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涉及產業對接、要素對流、市場統一、功能轉移、交通一體化等多個方面。但是,推進各方面工作,需要提前考慮各行各業“人”的因素。
“公共服務水平差異直接影響人口流動,關系到政府產業對接、要素對流、功能轉移等政策的實際效果,因此是協調發展的關鍵點和突破點。”周立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