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近年來,阜陽市科技部門積極轉變政府服務企業方式,從傳統的支持點轉向搭建創新平臺、強化整體效應,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一是以園區為主體的R&D及新興產業集聚中心初具規模。目前,安徽省已建成泰和生物醫藥、物流、界首糧食機械兩大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引進培育了一批R&D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提升了企業的技術R&D和創新能力,延伸了產業鏈,提升了產業發展水平。太和、界首、阜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穩步推進省級創新園區建設。啟動阜陽國家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增強農業科技示范效應,帶動和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撫河現代產業園已成為R&D和新型產業集聚的重要創新載體,正朝著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目標邁進。為進一步集聚國內外高端醫療創新資源,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泰和縣正積極謀劃建設泰和醫療創新基地,通過搭建公共服務平臺、中試R&D樓、標準化廠房、專家公寓等,為醫療R&D、產業化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
二是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逐步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已經成為R&D和創新的主要載體。目前全市動態儲備高新技術企業54家。2014年,高技術產業產值達224.5億元,同比增長20.9%,高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達55.5億元,同比增長27%。鼓勵企業自行或與高校聯合建設各類創新型R&D平臺。全市共有企業工程技術中心27家,省級創新型企業30家,國家級創新型企業1家。以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為支撐、引進消化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逐步形成,創新成果產出得到提升。全市r&: D各項支出預計達到7億元左右,比上年增長30%以上,占GDP比重為0.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2014年,全市專利申請量4331件,同比增長15.5%;獲批專利1310件,增長20.2%。全年共批準省級以上重大科技項目20項。
三是以產學研合作為基礎的科技合作進一步推進。深入開展校企對接活動,通過開展科技成果展示、對接、洽談、交易、拍賣等形式,促進我市企業與國內外高校的深度合作,促進國內外科技成果向阜陽的交易和轉化。2011 & mdash2012年全市登記重大科技成果151項,2013年& mdash2014年重大科技成果170項,其中60%達到省級領先水平,部分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或國內先進水平。2008年以來,全市有13項科技成果獲得省科技獎。去年以來,全市兩年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1.2億元。產學研有各種各樣的活動。2013年,界首市組織12家機械制造企業與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產學研合作。安徽中醫藥大學專家組對太和縣富民強縣項目進行了專項指導。安徽理工大學與安徽永盛堂藥業有限公司、臨泉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共同建立合作基地等。組織安徽恒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阜陽電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阜陽春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參加& ldquo安徽-以色列國際農業技術合作博覽會;阜陽春江花與以色列拉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建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恒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以色列TAP農業項目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建潁東現代農業示范區。目前,全市所有省級創新型企業均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多種形式或途徑的產學研合作,為企業創新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四是以技術孵化器為核心的企業孵化器成效顯著。省市財政將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給予資金支持。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為企業提供培訓輔導、項目推廣、市場營銷等一系列服務。目前已吸納15家創新型小微企業,覆蓋電子商務、電子儀器等多個行業。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二期建設已啟動前期工作。
五是加快構建以產業創新為主導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支持行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高校聯合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基地等產學研合作主體。對于新確定為國家戰略聯盟的,省市政府將提供資金支持。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模式,建設一批市級協同創新中心。支持行業骨干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建立集創意、R&D、設計、制造、管理、營銷、物流、服務于一體的產業創新鏈。目前,全市已建成安徽省保健品和再生塑料制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個,安徽省包裝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已獲省批準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