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羅瑞明,高盛大成社區醫院醫生。記者廖斌/圖“36元錢幫我治好了蕁麻疹。”這是住在金牛社區的李明珍的一聲嘆息,也是對社區醫生羅瑞明的一句感謝。“我去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但還是沒有看到。我花了很多錢,沒有說出來。我也受過很多罪。”她說,聽說羅瑞明醫術高超后,就來看病,沒想到吃了36元錢的藥,馬上就治好了。
36元治愈蕁麻疹的背后,是一種醫生的仁心。羅瑞明,西山區永昌街道升高大成社區醫院醫生。他有出色的醫療技能。在社區醫院,他進行免費的健康講座、體檢和回家治療。看病時,他站在病人的立場,價格合理。
讓社區診所充滿陽光的責任。
羅瑞明66歲。他妻子死后,他搬到了高盛鎮。一天晚上,鄰居的女兒突然肚子疼。得知情況后,他立即拿著藥箱幫鄰居的女兒看病。第二天,鄰居的女兒病好了。從這一刻起,所有人都知道他是醫生,是玉溪市江川縣中醫院院長。很快,居民之間就形成了默契,他們問羅醫生是不是生病了。
【/h/】2011年10月,為方便居民了解健康知識,社區專門設立了羅醫生健康咨詢室,每周二下午,他主動為居民進行體檢和健康咨詢。2012年12月,永昌西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社區設立診所,社區動員羅瑞明參與社區診所工作。而且他還嚴格要求診所的工作人員在治療病人時一絲不茍。醫療用品由他親自消毒,診所購買的藥品層層把關,保證質優價廉。開的每一個處方總是為病人省錢。當他看醫生時,他從不憑經驗判斷任何疾病。即使是小感冒,他也會嚴格要求檢查病人,確保不誤診。在他的帶領下,社區醫院越來越好,很多來看病的人也經常來。
“坐診醫生”變成了“跑腿醫生”
羅瑞明有個習慣。每次見到病人,他都會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他們:“有事打電話給我。”在遇到行動不便的居民時,他利用休息時間來看望他們,從“坐診醫生”變成了免費的“跑腿醫生”。久而久之,小區里的居民對他越來越熟悉。自從他搬進來4年多以來,他已經認識了這個社區一半以上的人。
有一天,正在家里度假的羅瑞明接到小區居民馬奶奶的電話,說妻子因病不能動彈,孩子也不在身邊,老兩口都是80多歲的老人。得知這一情況后,羅瑞明立即拿起藥箱去了老人家。經過仔細檢查,他確認老人是清白的,于是放心地離開了。第二天,他拿起藥箱,再次去探望,直到老人康復。還有住在6號樓的小萬。因為骨傷不能動,看病換藥成了很大的困難。羅瑞明知道后,就去他家免費換藥,一直照顧到他康復。
無論他在哪里,只要他能做到,他就會毫不猶豫。在大觀樓的一次書畫展上,他看到兩個年輕人抱著一個虛弱的老人走出展廳,老人臉色蒼白,一瘸一拐。來不及多想,他立即上前為老人看病。經過檢查,他發現老人只是因為暫時性低血糖而身體虛弱。給老人端上糖果后,他迅速聯系家人,直到家人趕到才安全離開。(昆明日報【/h/】記者李航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