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中國政府網站8日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2015年,全國各縣(市)縣級公立醫院要取消以藥補醫,重點從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價格調整、人員薪酬和醫保支付等方面入手,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7年,現代化醫院管理體系基本建立,縣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h級公立醫院看大病、排憂解難水平明顯提高,大病基本不出縣,努力讓群眾就地就醫。
推進醫藥分開,破除虛高藥價。
針對批評的以藥補藥問題,文件提出“所有縣級公立醫院推進醫藥分開”;“縣級公立醫院的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獎金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醫院減少的合理收入由多方分享,如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和增加政府補貼,加強核算和節約運營成本”等。北京大學健康科學中心主任助理、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明認為,文書吃藥是為了“割刀”,這一點非常準確。首先,我們應該擺脫過高的藥價。之后要用這部分錢,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來激勵醫護人員,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患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藥品服務,最終造福于民。斷藥補的成功標志應該是空之間藥品被擠出,醫院收入結構調整,藥品和耗材不再作為主要收入。
“擺脫以藥補醫是醫改的核心問題,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不能回避也不能等待。這個問題不解決,改革就很難取得成效。”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認為,文件提出“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可以說醫改“補齊了一堂非常重要的課”。
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完善基層服務。
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無人問津的惡性循環一直難以破解。此次發布的文件提出了提升縣級公立醫院服務能力、推進醫療資源集約配置、建立自上而下聯動的分工協作機制、推動建立分級診療體系等措施,是眾多專家眼中的“亮點”。
吳明認為,如果分級診療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患者就會去大醫院就診,這無疑會增加直接和間接的費用(交通費和住宿費等)。)的人的醫療待遇,并且還會導致較高的醫保支出,這會加劇大醫院的“假”資源短缺和患者的“難貴”。同時,患者去大醫院越多,基層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就越下降,醫生也就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影響基層隊伍的穩定性和對人才的吸引力。因此,分級診療可以帶動整個醫療體系的變革,減少大醫院對基層衛生機構骨干和患者的虹吸現象。
只有加強基層服務能力,群眾才能真正放心到基層醫院看病。王虎峰強調,文件中改革任務的第一個方面是強調“優化縣域醫療資源配置”,設定縣域醫院的功能定位,鼓勵和引入社會資本,這是前所未有的。
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員薪酬體系。
文件中提出的“深化綜合改革”也是一個亮點。吳明說,過去我們講加強基層服務體系建設時,了解到我們更傾向于硬件建設。這次綜合改革的第一項就是“調動積極性”,調動基層醫生看病的積極性。動員之后,不僅可以留住病人,醫生也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
王虎峰指出,這份文件提出“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落實政府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和監督責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建立保障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發展的新型運行機制”,體現了供給與需求并重。既要照顧好患者的利益,又要充分考慮醫療服務提供者的積極性,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還要考慮實際國情,使公立醫院改革能夠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布的文件明確表示,要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員薪酬制度。(據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