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新京報7月30日訊(記者李思默)據中國之聲環球中文廣播網報道,香港醫療機構今日證實,一名早前曾到訪非洲肯亞的女子返港后出現發燒、頭暈、嘔吐等癥狀,與埃博拉病毒初期癥狀相似,目前正在醫院隔離。專家提醒:外出非洲時,盡量避免進入熱帶雨林,并做好嚴格防護。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致死率高達90%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是迄今發現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潛伏期為2至21天。目前對于埃博拉病毒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控制疫情的傳播最為關鍵。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表示,靈長類動物和蝙蝠很可能攜帶和傳播埃博拉病毒,他建議,如果去非洲,要盡量避免在熱帶叢林中活動。
張永振:去非洲這些地方,要盡量避免一個人去叢林。如果去這些地方,要特別注意一些防護措施,比如穿一些防護服、隔離衣,或者戴口罩,可能會有效預防埃博拉病毒感染。
由于埃博拉病毒通常通過血液等體液傳播,傳播速度非常快,張永珍提醒,接觸過埃博拉出血熱的親屬和醫護人員應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
張永珍:如果接觸到患者排泄的分泌物、汗液或血液,也可以通過這種接觸在人與人之間傳遞。
自2014年2月以來,埃博拉病毒已在四個西非國家造成670多人死亡,歷史上僅在非洲以外傳播過一次。根據張永振的分析,埃博拉病毒不會造成大規模爆發。
張永振:目前埃博拉出血熱只出現在非洲這個地方,非洲只會出現局部暴發。幾乎不可能像非典或流感一樣在全世界引起這種感染。
(原標題:香港沒有有效治療埃博拉疑似患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