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制圖/梁章云珠江時報訊(記者/葉通訊員/)昨日上午,南海區衛生計生局授予全區124家民營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招牌。同時,對不良執業行為的記分公示、信譽的升降等監督制度。將實施,通過不同顏色的臉書標識展示民營醫療機構執業信用評價結果,市民就醫時可根據標識選擇民營醫療機構。微笑的臉書意味著“好”。
南海民營醫療機構執業信用評價分為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在124家被授予依法執業信用評級標志的民辦機構中,21家被評為“良好”,90家被評為“尚可”,7家被評為“合格”,6家被評為“不合格并限期整改”,責令限期整改。
“所有廉潔從業評價結果必須放在醫療機構公共場所顯著位置,接受社會和患者監督。”南海區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據悉,南海區所有民營醫療機構均需懸掛南海區衛生監督所頒發的“南海區醫療衛生監督信息公示欄”,其廉潔從業評價結果嵌入公示欄。
記者看到,誠信實踐的評價結果通過直觀生動的面部表情展示出來,旁邊還有文字。綠色笑臉表示“好”;黃臉婆的意思是“一般”,嘴巴表情是一條橫線;紅臉表示“合格”,嘴巴向下彎;“不合格限期整改”是一個大時鐘,意味著機構需要限期整改,患者要提高警惕。去民營醫療機構看病的市民,可以先看看公示牌上的標志再做選擇。
不好的做法會被扣分。
為規范醫療市場秩序,探索醫療機構衛生監督管理,南海區去年率先嘗試對全市民營醫療機構誠信執業情況進行評估。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南海進一步規范和升級了評級標準,增加了不良執業分數公示、信用評級體系、醫療機構分類評價等內容。
“未來會對民營醫療機構的不良做法進行評分,不同的做法會有1到12分不等的相應評分。年度評分超過12分的,將約談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超過24分將被暫停核查,意味著停業整頓。”南海區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南海將根據誠信執業評價結果,對民營醫療機構進行動態監管。法律誠信水平越低,監督頻率越高,且每季度根據自身執業行為情況進行一次。“比如被評為‘限期整改不合格’,如果按要求整改,可能升級為‘合格’。”該負責人表示,年底將對分級醫療機構進行復檢,并根據復檢結果評定新的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