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很多時候,態度真的會影響事物的發展趨勢,影響事件的發展進程。無論如何應對這次孕產婦死亡,醫患雙方的“態度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和警惕。
8月10日下午,湖南省湘潭市婦幼保健院一名張姓婦女因剖腹產術后大出血死亡。張女士的家人認為,醫生在搶救方面存在問題。然而,醫院表示,孕婦患有羊水栓塞,導致搶救無效死亡。
這位產婦丈夫第一次有了孩子,很快就失去了妻子。悲傷和快樂的內心痛苦是外人無法理解的。發生的悲劇究竟是醫療事故還是意外,現在醫院和產婦家屬各執一詞,在權威機構做出鑒定結果之前,我們不能妄下結論。但是,通過這次事件,筆者認為有必要討論一下醫患之間的“態度問題”。甚至可以說是醫患雙方在對待和處理問題時的態度問題,導致矛盾和沖突日益激烈。
首先,在醫院里,無論是醫療事故還是突發情況,都不應該發生醫護人員將死者遺落在手術臺上而消失的情況。其實,正是醫護人員這種回避的態度讓死者家屬怒不可遏,也成為他們在醫院門口拉橫幅、討論意見的直接原因。產婦死亡是既定事實。當搶救無效時,醫務人員應盡力與死者家屬進行解釋和溝通。反而是避而不見的態度,給人的印象是做錯了事,不敢面對死者家屬,自然會引起死者家屬更大的懷疑和憤怒。
況且,不管導致產婦死亡的責任如何劃分,產婦終究是死在了醫院的手術臺上,所以即使是本著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醫院也應該向死者家屬道歉。結果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天了,醫院里沒有人向死者家屬道歉。這反過來又等于給已經充滿不滿和憤慨的死者家屬火上澆油。顯然,不管悲劇是如何造成的,醫院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光是醫院的這種態度就給人無視生命、逃避責任的感覺。死者家屬怎能不義憤填膺?
看看患者的“態度問題”。單從這件事來看,似乎死者家屬沒有責任,但讓我們深入思考一下。悲劇發生后,醫護人員搶救產婦失敗,最終無法避免“出走”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內心的恐懼和害怕,因為之前有過無數的案例,患者或者家屬僅僅因為醫生一句話不說,因為一個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和醫護人員對抗,甚至傷害或者殺害醫生。那么,面對不幸離世的女性,她們勢必會擔心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躲著風。這不就是患者或家屬“態度問題”的結果嗎?
說“態度決定一切”可能有些夸張,但在很多情況下,態度確實會影響事物的發展趨勢,影響事件的發展進程。無論如何應對這次孕產婦死亡,醫患雙方的“態度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