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本報記者王萍
12月14日,來自駐馬店上蔡縣的周志和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新農合結算窗口順利完成今年第六次住院補償結算。今年4月初,他因急性髓系白血病入院。聲明顯示,患者共花費醫療費用503444元,其中20萬元由新農合報銷,其余除自付費用和目錄外未報銷,大病保險再報銷127874元。這筆“二次報銷”的救命錢,為這個不富裕的農民家庭增添了不少“信心”和保障。
去年10月1日,我省率先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仍需承擔高額醫療費用的患者提供“二次報銷”。這種“福利”再次為重大疾病患者“減負”,也讓醫保日益發揮強大的“兜底”功能。
作為我國最大的戶籍人口大省和農業大省,建設“健康河南”,解決好中原地區1億人口健康問題,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省醫療衛生事業正在奮力克服醫改困難,熱切回應民生期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最貼近人心、順應民意的民生工程。
近年來,我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斷創新,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大病醫保病種增至35種。按成本設置的“分段補償”,讓更多人“能看得見病”的愿望成為現實。截至目前,全省參合農民人數已增至8285.06萬人,參合率達99.12%。新農合籌資水平提高到470元,住院補償最高限額提高到20萬元。隨著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越來越多的河南人將從這個“健康保障網”中受益。
作為新醫改的關鍵環節,我省自2014年11月1日起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其中,以“取消藥補”為切入點,當地人看病更經濟;改革后,“落實政府辦醫責任”,更多的“大后方”醫院在硬件投入和學科建設上迎來大發展。
隨著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步伐的加快,我省積極推進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倍增計劃”,多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模不斷擴大;今年還將采用“369”人才培養計劃,力爭從根本上解決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瓶頸問題。
深化醫療改革,建設“健康河南”正在進行:積極鼓勵社會辦醫;開展區域醫療聯合試點;率先推出全國首批居民健康卡……可想而知,隨著下一步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基層醫療機構實力不斷增強、分級診療模式真正建立,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將在惠民醫改實踐中得到有效解決。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