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移動醫療不是一個新名詞。傳統上,有飛機醫院、手術車、醫療巴士、船醫院和遠程醫療。到目前為止,遠程醫療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代是從20世紀60年代初到80年代。遠程醫療起源于美國宇航局對太空飛行中宇航員的遙測和監控。但由于當時信息技術不發達,信息傳輸量極其有限,遠程醫療發展緩慢。
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隨著通信和電子技術的不斷完善,美國和西歐國家在遠程會診、醫學圖像遠程傳輸、遠程會議和軍事醫學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20世紀90年代以來,第三代現在正處于遠程醫療快速、全面發展的時期,逐漸呈現出進入社區、走向家庭、面向更多個體、提供個性化服務的特征。
移動醫療革命帶來智能醫療產品
【/h/】據中國報告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移動醫療行業供需預測及投資潛力研究咨詢報告》顯示,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遠程醫療也開始與云計算、云服務相結合,很多智能健康醫療產品逐漸出現,如遠程血壓計、遠程心電圖儀等,可以提供日常的醫療預防和監測服務,遠程醫療也逐漸從疾病治療走向了遠程醫療。
國際醫療衛生成員組織HIMSS給出的定義是:mHealth,利用PDA、移動電話、衛星通信等移動通信技術提供醫療服務和信息。一方面,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基于安卓、iOS等移動終端系統的數以百計的醫療健康App軟件被廣泛使用。2013年后,騰訊、新浪、搜狐等互聯網廠商顛覆傳統行業,人們開始接受這些互聯模式,各種移動應用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各種便攜式生物數據采集設備可以采集醫學圖像數據和生物標志數據,這些數據可以通過互聯網傳輸和共享。
便攜式醫療設備已經登上了醫療舞臺
目前便攜式醫療數據采集設備,包括各種專業設備,可以采集心率、血壓、心電圖、血糖、血脂、血氧、眼壓、睡眠、生物圖像、運動等數據。非專業設備包括手表、腕帶、傳感器等。,可以獲得基本的生物標志數據和運動數據。
移動醫療不再是谷歌眼鏡、GalaxyGear和Nike+FuelBandSE的酷炫組合,而是實實在在地來到我們身邊。
這些都為傳統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了有效的補充手段。在醫療人力資源短缺的情況下,移動醫療可以解決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醫療問題。
預計移動醫療行業即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隨時監控健康狀況的小工具
可穿戴設備將顛覆傳統醫療領域,在醫療細分領域開啟智能化。讓我們來看看市場上流行的可穿戴設備。
心臟監測
在心臟病的監測中,很難捕捉到心電圖的有效診斷依據,可穿戴設備可以幫助患者監測和記錄心電圖數據。可穿戴式心電檢測設備不僅可以有效記錄動態心電圖(DCG),還可以24小時連續記錄心電活動的全過程,包括休息、活動、進餐和睡眠的心電數據。發現常規心電圖難以發現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臨床分析、診斷和療效的重要客觀依據。比如,Ihealth的無線動態心電監護儀內置電極和監護儀,可以放在普通衣服里面。監護儀采集的數據可以無線傳輸到用戶的手機上,然后自動發送到云端,醫生可以輕松訪問數據。
血壓監測
高血壓是一種嚴重威脅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當高血壓患者需要測量血壓時,需要按時記錄測量的血壓值,并經常將記錄的值匯總發送給醫生。可穿戴醫療設備可以24小時動態監測用戶的血壓數據,為醫生提供不同時期的血壓數據信息。2009年,麻省理工學院研發了一種可長時間連續測量血壓的可穿戴式血壓計,可連續測量血壓24小時。
【/h/】此外,水銀血壓計使用不便且極其環保(《水俁公約》要求2020年后全球禁用水銀柱),且帶有示波法的電子血壓計測量誤差大,容易被誤診,因此市場迫切需要一種準確、方便、環保的血壓測量工具。根據聽診原理設計了一種新型自動血壓計。內置臂帶的電子聽診器檢測科氏音,壓力傳感器精確自動記錄壓力值,實現醫生手動聽診血壓測量過程自動化。
血糖監測
【/h/可穿戴醫療設備可以動態監測血糖,更好地掌握血糖的變化,幫助患者及時發現問題,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風險。
共2頁上一頁12下一頁。
該報告為您提供了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