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只在紙上談兵——紙上談兵很多人都期待有熟悉自己病情、能長期為自己服務的“家庭醫生”?,F在,夢想變成了現實。
10月13日至17日,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在廣東省21個城市的36個城鄉試點開展了以“家庭醫生——您的健康守門人”為主題的家庭醫生服務宣傳周活動。
據介紹,廣東省首批36個城鄉試點項目在鄉村醫生簽約服務的基礎上,擴大了模式范圍,推動形成了基層首診、快速分割治療、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有序就醫格局,進一步解決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目前,廣州、珠海、佛山、湛江、江門、韶關的試點項目已經擴大,這項工作正在逐步推進。
所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就是以家庭醫生為核心,以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為支撐。通過簽約的方式,鼓勵具備家庭醫生條件的普通(臨床)醫生與簽約家庭建立長期穩定的服務關系。家庭簽約服務便于全程維護簽約家庭健康,為簽約家庭和個人提供安全、便捷、有效、持續、經濟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目前,優質醫療資源短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醫生工作量大、對醫療收入不滿等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導致醫患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從這方面來說,家庭醫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看病難,從而改善醫患矛盾。以廣州為例。廣州有770多個社區衛生中心。如果通過信息技術將它們與一個網絡中的前三家醫院連接起來,小病在基層醫療中心就能得到解決,看病難的問題也會大大緩解。這也與我國倡導的建立“家庭醫生”管理日常健康的理念相適應。
在國外,“家庭醫生”制度的建立已經相當普遍,英國的家庭醫生數量占醫生總數的近50%。90%的加拿大公民都有家庭醫生。目前,“小病不離村(社區)”已逐漸成為解決城鄉居民“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的措施之一。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社區衛生服務全面覆蓋的有效延伸,是醫療資源最大化利用的有效整合。通過自愿簽約和上門服務,不僅可以實現對居民身心健康的早期干預和有效指導,還有助于增強醫患信任,改善醫患關系,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對于家庭醫生來說,中國人也是非常歡迎的。一項名為“家庭醫生認知”的調查顯示,居民對家庭醫生的便民服務形式普遍感興趣。28.1%的居民重視日常健康教育和咨詢,22.8%的居民重視個人健康管理規劃,10.5%的居民傾向于預約醫療門診。而78.3%的居民表示愿意每年花2000元左右簽約家庭醫生。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家庭醫生在社區居民中“前景廣闊”。但由于家庭醫生普遍短缺,全科醫學教育相對落后,家庭醫生進入社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面對一些健康難題,人們大多依賴互聯網。但國內健康網站每天提供大量健康信息,公眾普遍缺乏識別健康信息的能力。因此,新媒體的健康傳播需要權威、專業的醫學專業人士的直接參與,“網絡全科醫生”已蓄勢待發。
“網絡全科醫生”簡單來說就是家庭醫生+網絡醫生,但“網絡全科醫生”從事的是健康咨詢而不是網絡上的醫療服務。“網絡全科醫生”應該作為一項公益服務得到政府的支持,也應該是一項惠及公眾、醫生和政府的工程。這需要更多的人來推動,讓普通人看病不再困難。趙炳輝
(責任編輯: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