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成為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高科技那樣規格的產業園區”,是深圳投控對其六大園區的期待。南山高新區和深圳灣的軟件產業基地、深圳灣科技生態園等。,都吸引了三星等知名企業剛開業就入駐。軟件園聚集了大量的軟件信息企業。未來能否成為深圳新的創新中心?園區能為企業提供什么?
300億建設6個工業園區。
早在2011年就開始規劃建設,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于去年11月成立了專門的園區運營公司,管理旗下6個工業園區。這6個園區項目包括深圳軟件產業基地、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創投大廈、深圳灣創新科技中心、坪山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深圳投控創智世界,總面積超5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4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300億元。目前,六大園區項目已封頂并開放投資。
最大的是深圳軟件產業基地和深圳灣科技生態園。軟件產業基地于3月28日開業,吸引了中國民航開亞、萬國思訊軟件、泰海科技、申寶實業、聯帶科技、萬興信息、思科德信等一批科技創新企業和金融服務企業入駐。8月8日,三星還簽署了一份協議,購買該園區的三層作為其在中國的R&D基地。他們計劃在中國打造“第二個三星”,即打造包括產品規劃、設計、R&D、生產、銷售、管理在內的完整商業體系,其中R&D將落戶軟件產業基地。
深圳軟件產業基地是深圳市投控有限公司唯一的項目,總投資40億元,總體量62萬平方米,包括R&D、辦公、商業、公寓、餐廳。企業可享受包括價格、租金優惠、稅收優惠、研發援助等產業扶持政策。
企業入園時要有高新技術認證。
近日,南方記者來到南山高新園區南部的軟件產業基地。目前,廣闊的公園里只有嶄新的高層建筑,沒有人在這里工作。
2號樓臨時服務中心,很多人來咨詢。杜南記者了解到,在軟件產業基地的14個R&D辦公區中,已有近一半由企業入駐。R&D 40%的辦公樓是待售的,其余60%是出租的。銷售部分位于六樓以上,租賃部分位于六樓以下。采購企業必須是具有高新技術認證的軟件信息企業,而租賃企業要求相對較低,不需要具有高新技術認證,但必須符合高新區準入條件,為軟件信息企業。
六樓空中間走廊連接全部14棟辦公樓。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投控為企業搭建的公共服務平臺,也是軟件基地作為產業園綜合體的優勢,有別于單一的寫字樓。據介紹,六樓平臺聚集了四類服務機構。6月18日,運營單位深圳市投控產業園開發運營有限公司與華為、深圳市科技圖書館、申寶實業、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簽約,他們將入駐園區提供公共服務。公共服務平臺將為企業提供融資、上市等金融服務;軟硬件檢測、云計算等軟件服務;人性化社區服務包括員工學習培訓、互動交流、娛樂休閑等。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屬的人才交流中心也將在這里設立窗口。
素描
六大公園各有各的特色。
深圳軟件產業基地:位于深圳灣高新區南區,毗鄰深圳灣、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后海金融總部經濟中心,建筑面積62萬㎡,涵蓋R&D辦公、公寓、商業等業態,致力于為相關企業提供開發空房及軟件、信息、配套服務等專業化服務。
深圳灣科技生態園:位于深圳高新區核心區白石路與沙河西路交匯處,面積188萬平方米,集研發辦公、精品公寓、星級酒店、高端商務于一體,引領高新園區和深圳高新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世界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深圳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位于坪山新區深圳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定位為基地“創新服務綜合體”。占地面積123502.81㎡,總建筑面積220273㎡。集醫療設備區、生物醫藥區、檢測檢測區、綜合服務區、R&D辦公區于一體,建成后將成為深圳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新地標。
深孔創智天地大廈:位于高新區南區。總建筑面積94034㎡,總投資約12億元,由高分別為134.5米和148.5米的兩棟雙塔和高38.5米的裙樓組成,匯聚了R&D寫字樓、高端公寓、配套商業等多元化業態。
深圳灣創新科技中心:位于科技園南區,緊鄰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后海金融總部經濟中心、沙河高爾夫球場,建筑面積38.5萬㎡,將建成集辦公、公寓、商場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體。
深圳灣創投大廈:位于深圳高新區南區,總建筑面積92872㎡,將建設成為集辦公、創投交流、配套服務于一體的深圳乃至華南地區創投中心。
觀察
網絡沖擊產業園區能否突圍?
深圳市副市長唐杰曾表示,產業基地的建成運營,不僅將進一步拓展深圳高端產業和經濟升級的物理空空間,還將引領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優化升級,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新高地,將有力助推深圳經濟轉型升級。
深圳作為互聯網創新中心,擁有一大批先進的軟件信息企業。產業集聚后產生的總部經濟能夠給企業乃至城市的經濟發展帶來溢出效應,如稅收供給效應、產業集聚效應、產業關聯效應、消費驅動效應、就業乘數效應、資本放大效應等。但也有觀點認為,網絡時代,工業園區的凝聚力效果不如從前,原本推動工業園區發展的背景和因素正在發生變化,產業環節將被網絡所解構空,園區發展瓶頸日益凸顯。有人認為,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本身具有很強的資源聚合能力。除了地理聚集和房地產投資,他們能為企業提供哪些實質性的服務,可能是決定產業園區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撰稿:南方記者邵凡凡攝影:南方記者劉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