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摘要:誠然,在本輪下跌中,不少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低于此前的私募價格,但在近期的反彈中,此類公司表現強勁。這11家公司分別是新筑邦、翔宇、新南洋、海正藥業、廣訊科技、豐華高新、佳電、紅日藥業、新華醫療、興發集團、廣盛有色。
短短兩周內,就有超過1000億保險資金爭相助力股市,掀起了“托市”的大旗。
不過,保險公司玩“護盤”游戲也有自己的方式。在明確參與維穩、買入藍籌股和藍籌ETF基金的情況下,難以掩飾一些大型保險公司尋求更多牌照的巨大“野心”,擴張版圖已經悄然勾勒;中小保險公司更在盤算如何抓住波段機會,邊選個股邊等我。
不同的策略源于保險公司的不同側重點。在同一個資產負債匹配管理的標尺上,不同性質和規模的錯配現狀,以及對流動性等風險的接受度和容忍度交織在一起,使得不同規模、不同資本屬性的保險公司有著不同的投資偏好,呈現出一幅異同圖。
在增持和策劃更多牌照方面的巨額投資。
投資者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過去兩周,保險公司1200多億元的真金白銀流入了哪些板塊和個股?官方沒有明確的數據,但從記者的采訪和調查中不難發現,金融地產成為了保底資金“支撐”的兩大主角。
其中,PICC的生產和人壽保險公司增持興業銀行,這是一件大事。公告顯示,7月9日,PICC P&C保險和PICC人壽分別買入興業銀行約2.81億股和3.28億股。增持后,PICC P&C保險、PICC人壽在興業銀行的持股比例分別由4.98%、4.98%上升至6.45%、6.7011%。
雖然PICC增持并未影響興業銀行第一大股東為福建省財政廳的現狀,但PICC“除本次增持股份外,根據資本市場穩定情況,未來12個月內不可能繼續增持興業銀行股份”的表態,仍令市場參與者產生一些聯想。
在解釋增持原因時,PICC表示,“證券市場經歷了大幅波動。作為資本市場的長期機構投資者,PICC P&C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部委的政策精神,積極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興業銀行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公司增持了興業銀行上市普通股。”
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大規模增持暴露了PICC進一步尋求全面金融牌照的戰略布局。
有保險投資圈人士評論稱,“保險資金,尤其是一些大型保險機構,目前購買資產的目的很明確。要么是資源資產,要么是金融和房地產。總之,拉長產業鏈,緊貼中國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打造全金融牌照,是大型保險集團發展不可或缺的步驟。”
精選股票旨在增加股票禁令。
對于中小保險公司來說,保險巨頭可以輕松投入千億資產,這是遙不可及的。此外,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產品期限不同,中小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也體現出自己的“打法”。
一些中小保險公司中的“代表性”公司似乎更青睞二線藍籌股和優質成長股。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一段時間以來,除了參與維穩買入藍籌股和藍籌ETF基金外,部分中小保險公司也在積極關注波段套利機會,尤其是經過此次大幅調整后,股價已經遠低于機構原本定價的個股,即將進入定增解禁。
他們給出的理由是,根據以往數據的統計觀察,為保證解禁前后股價穩定,上市公司釋放基本面收益的概率較高,存在一定的波段博弈機會。
誠然,在本輪下跌中,幾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低于此前的私募價格,但在近期的反彈中,此類公司表現強勁。根據上交所的信息統計,今年下半年定股解禁的上市公司中,除已停牌的公司外,還有11家公司目前股價低于或略高于此前的私募價格。
這11家公司分別是新筑邦、翔宇、新南洋、海正藥業、廣訊科技、豐華高新、佳電、紅日藥業、新華醫療、興發集團、廣盛有色。其中,佳電、奉化高新、翔宇、廣盛有色等大股東參與定向增發。
(編輯: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