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本報告介紹并深入分析了國內外可穿戴醫療保健市場、產品和盈利模式。
隨著智能可穿戴設備的興起,健康和醫療設備的潛力最大。
GoogleGlass、iWatch向公眾傳達了可穿戴設備將成為未來趨勢的理念。在眾多可穿戴設備中,其功能涵蓋了改善人們的社交生活、娛樂、健身和導航,其中健康管理無疑是需求最明確、功能最具革命性的一項。
健康管理就是將被動的疾病治療轉變為主動的健康管理,從而節約醫療費用,維護健康。如果說谷歌眼鏡給人們帶來了一種提高生活質量的可選消費,那么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處于疾病的威脅之下。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健康,可穿戴醫療設備有了更廣泛的需求基礎,健康醫療設備將成為必備消費品。我國整體醫療衛生支出水平較低,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支出占比穩步提升。根據ABI公司的調查數據,2012年醫療電子產品中使用了約3000萬個無線可穿戴健康傳感器,比2011年增長了37%。ABI預測,2017年,遠程患者監控和在線專業醫療護理應用將占整個可穿戴無線設備市場的20%。根據BCCResearch的預測,移動醫療市場將從2010年的98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230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為18.6%。(a)老齡化正在加劇,鳥巢中空老年人的比例正在增加。
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約為15 ~ 45歲青壯年的3 ~ 7倍。中國日益增長的老齡化趨勢是醫療保健增長的基礎。空隨著筑巢趨勢和獨居老人數量的增加,對可實現遠程實時監測的可穿戴智能醫療設備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
【/h/】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指出,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呈現老齡化和/【/k0/】嵌套趨勢。預計2020-2050年中國將進入加速老齡化階段。由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出生高峰,這一階段每年將增加620萬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老齡化水平達到30%。根據國家老齡辦的調查結果,城市空巢家庭(含獨居)老年人比例已達49.7%,大中城市空巢家庭(含獨居)老年人比例高達56.1%。獨居老人數量的不斷增加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是將增加對可實現遠程實時監控的可穿戴智能醫療設備需求的重要因素。
圖5:主要女性健康問題的構成。可穿戴醫療使患者(用戶)能夠管理自己的疾病并獲得及時的幫助。因此,任何慢性病都完全有可能有數百萬活躍和專注的用戶,大量用戶的臨床數據具有巨大的商業和社會價值。
(三)健康管理需求,避免住院
可穿戴智能醫療可以通過科學設計幫助患者進行個性化健康管理,通過檢查指標糾正功能性病理狀態,中斷病變過程。合理的慢性病管理可以避免急診和住院,減少就醫頻率。節約了成本和人力成本。全球移動醫療服務效果臨床研究顯示,出院后,遠程監控可減少患者總醫療費用42%,延長就診時間間隔71%,減少住院時間35%。
患者期待移動醫療設備幫助其全面管理健康,并希望獲得用藥信息。根據經濟智庫的調查,付費意愿最高的移動醫療項目是收集疾病數據并發送給醫生,以便更好地與醫生溝通。 (4)移動醫療受到各種風投和PEs的青睞。美國PE基金的投資項目中,與醫療相關的投資占37.4%,超過與互聯網相關的投資10個百分點。在醫療相關投資的子行業中,醫療設備投資超過一半。
對風險投資的追求凸顯了可穿戴醫療的前景。在中國,移動醫療也進入了風險投資公司的視野,成為各機構投資的熱門選擇。1861年,一位法國醫生把一個薄薄的筆記本卷成一個圓筒,聽病人心臟的跳動,這就誕生了聽診器,在臨床醫學上邁出了一大步。2016年,當醫生坐在辦公室時,他可以通過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反饋,查看地球另一端患者的心電圖,這就是正在發生的醫療技術革命。美國霍普金斯醫院前心臟病專家EricTopol在其新書《創造性破壞醫學》中將移動醫學列為醫學領域最具潛力的破壞性創新技術。
(a)實現長期動態監測,提供全面的臨床診斷數據。
在心臟病的早期監測中,很難通過心電圖捕捉到有效的診斷依據,但當患者明顯意識到癥狀時,應及時檢查心電圖。如果癥狀緩解,患者自我感覺不再明顯,就要做心電圖,也許看不到病變。一般來說,患者感覺最痛苦,自覺癥狀最明顯。動態心電圖(DCG)可以連續記錄24小時心電活動的全過程,包括休息、活動、進餐、工作、學習、睡眠等不同情況下的心電圖數據,可以發現常規原發心電圖難以發現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臨床分析、診斷和療效判斷的重要客觀依據。
圖11:傳統動態監控設備(二)有利于找到病因,實現疾病預防和早期治療。
(3)提高診療水平,跟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