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據悉,今年4月初,家住江寧的張先生在江寧五洲醫院住院治療。醫院進行了血液檢測,但出具了“艾滋病毒陽性”的檢測報告。張先生以為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但經過其他醫院復查,確認他沒有感染艾滋病。江寧五洲醫院給出的答案是電腦操作錯誤。
這家醫院做的這個“烏龍”可不小。當事人張先生不僅忍受了一個多月的焦慮和恐懼,還險些上演“妻離子散”的離婚“大戰”,那么如何防止人們“打擾”呢?最終醫院的回復是“錯手術不復查”,確實很可笑,但也不能一笑置之。涉及的醫院和醫務人員必須接受進一步的調查和教育。
如今,中國的醫患關系處于不和諧的狀態。醫患關系因為醫療糾紛和傷害變得越來越緊張。當人們紛紛譴責施虐者的不理性時,他們也把過錯指向病人。眾所周知,醫患沖突不僅僅是患者的錯。對此,醫療水平差、服務態度差,甚至醫院一方不負責任都難辭其咎。試想一下,病人花錢的時候享受不到應有的服務,怎么會沒有意見呢?就像張先生一樣,醫院只是通過抽血檢測給他開了一份“HIV陽性”的檢測報告。但據當地疾控中心負責人解釋,梧州醫院不僅沒有出示這樣的報告,還違反了提交檢測結果審批的基本流程。患者怎么能對這種不負責任和不規范的行為感到滿意呢?
因此,要避免在醫院制造“烏龍”,醫院必須嚴于律己,以理服人,嚴格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醫療救治義務,時刻牢記責任,始終誠信立門。不要讓一個“操作失誤”讓患者感到筋疲力盡,毀了自己的飯碗;不要讓一方不負責任,會導致患方的猛烈反擊,讓不靠譜的醫患關系土崩瓦解。其實,只有通過換位思考,共同努力,才能共同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重塑今天脆弱的醫患關系。
(作者單位:重慶市石柱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