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中國的職工醫療保險采用& ldquo客戶整合& rdquo模式,即由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組成,保費由員工所在單位和個人繳納,約為員工工資水平的8%。
在大多數地區,個人賬戶一般只用于支付低于免賠額的門診費用和藥店購藥費用。只有少數地區允許個人賬戶資金用于支付門診大病統籌費用和住院免賠額以下的費用。在城市里也很少有個人賬戶是對被保險人開放的,可以隨時支取的,比如北京,但很快就會關閉管理。
在世界范圍內,很少有國家將個人賬戶引入醫療保險,只有中國和新加坡在社會保險領域。個人賬戶的設計理念主要強調個人對自身健康的責任和選擇就醫的權利,同時建立個人醫療基金積累機制,旨在引入市場機制,讓參保人自發儲蓄醫保,減少濫用和超支。但在操作中發現,個人賬戶雖然是保險的一部分,但并沒有風險分擔機制,只能用于特殊用途,而不能用于互助,所以被保險人支付的越多,保費資源浪費就越嚴重。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2013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8248億元,總支出6801億元,總余額9116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余額,為3323億元。
雖然個人賬戶有大量剩余資金,但社會統籌賬戶的情況非常悲觀。一些地區已經出現經常性赤字,即收入不能滿足支出,許多統籌地區已經花光了多年來積累的所有余額。一方面是整體基金在走底部,另一方面是大量& ldquo睡覺& rdquo個人賬戶結余資金,如此極端現象引起社會關注。
此外,這部分存款嚴重縮水。去年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會議透露,社會保險基金貶值嚴重,年均收益率僅為2.2%,低于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同時,由于監管不力,& ldquo提款& rdquo利益鏈。很多人用醫保卡購物甚至套現,還有人專門倒賣藥品& ldquo黃牛& rdquo,形成醫保卡兌現的利益鏈。
由于個人賬戶的固有缺陷和運行中的各種問題,個人賬戶急需改革。近年來,各地紛紛探索個人賬戶管理模式改革。一般來說,主要有四種方法:擴大個人賬戶的范圍和對象,提高其效率。比如廣東、江蘇等省的一些城市率先讓其面向家庭,參保人員的直系親屬和配偶也可以用這筆錢去門診、藥店看病;門診統籌用于彌補個人賬戶互助效果小的缺陷。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展門診統籌,主要用于慢性病和特殊疾病的補償;將個人賬戶資金用于新的用途,如購買補充商業保險,今年可用于購買廣東、上海的商業健康保險;投資預防,比如浙江寧波,規定個人賬戶中的資金可以用于支付家庭成員購買疫苗。
(責任編輯:廖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