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2014年,金華市基層醫療單位地位發生明顯變化:醫務人員積極性明顯提高,患者看病更方便,感覺好多了。
看得見病,能看得見病,看得好病,這種積極的轉變源于金華市2013年8月啟動的基層醫療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和考核機制創新。
【/h/】據金華市衛生局統計,改革試點啟動以來,特別是2014年1-9月,在有效控制門診和住院服務平均費用的前提下,門診人次達1038.16萬人次,同比增長15.48%。住院人數達2.18萬人,同比增長8.26%。醫療業務收入7.48億元,同比增長16.4%。
金華的改革源于基層醫療單位醫務人員同鍋吃飯的現象。2009年以前,很多衛生院、診所從具有一定社會福利性質的公益機構轉變為自收自支單位,千方百計創收。2009年,為解決“以醫治醫”的頑疾,國家出臺了基層醫療機構績效工資等政策,在支持基層醫務人員收入的同時,對醫務人員收入進行了封頂。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收支結余主要作為事業發展基金上繳政府。在消除“以藥養醫”現象,為基層醫務人員提供保障的同時,也存在人均收入差距不大,工作積極性無法提高,甚至推著病人同鍋吃飯的現象。
【/h/】有鑒于此,金華下大力氣探索,以“分配制度改革、考核機制創新”和“公平與效率并重”為改革核心,整治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存在的成癮性,激活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
如今,金華人對基層醫務人員的醫療水平比以往更加信任,更愿意去基層醫療單位就醫。金華市基層醫療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和考核機制創新成效顯著。(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