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北京電氣(記者閆)“如何順利解決醫療糾紛,保障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仍然是困擾患者和醫院的難題。”全國人大會議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副院長李秋表示,第三方調解是目前處理醫療糾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這種調解方式的優勢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她建議完善由司法局牽頭、綜治辦、法院、衛生、公安、保險支持的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制度建設,發揮其優勢。
李秋表示,從全國多個省市的探索實踐來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的成功率接近40%,可以說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醫療糾紛的第三方調解在醫療糾紛的整體解決中仍然占很小的比例。“我了解到,一家醫院只有20%的醫療糾紛進入第三方調解程序,很多患者家屬并不知道或不認同第三方渠道,有的甚至選擇通過干擾醫院正常秩序來尋求賠償。”
“如何引導患者通過法律途徑依法處置醫療糾紛,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李秋認為,第三方調解機構的權威性、信任感以及工作人員素質和責任感有待提高。第三方調解機制的相關制度和配套文件有待進一步完善;第三方調解和其他解決方案之間的流暢度需要提高。
因此,她建議政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完善由司法局牽頭、綜治辦、法院、衛生、公安、保險等部門支持的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體系建設,建立醫法專家咨詢數據庫,配備人員,配置住房設施,提供財政資金,確保第三方調解正常運行。
同時,制定《醫療糾紛處理辦法》、《醫療糾紛綜合處理指引》等行政文件,進一步細化各部門職責、程序和工作規則,使醫療糾紛處理制度化、規范化。
此外,還要注重關鍵環節的銜接,即當醫患調解失敗時,要及時啟動第三方調解;醫療糾紛調解分歧過大時,及時啟動醫療鑒定工作;醫療糾紛調解不成時,應當及時啟動法院民事訴訟工作。希望受影響的一方理性對待,充分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避免違法、偏激的索賠。
(責任編輯:HN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