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去三甲醫院切除急性闌尾炎。沒想到手術會引起并發癥,只好“捅”了兩刀...昨天上午,市北區法院與公安醫委啟動聯動機制,在市醫委現場調解了兩起醫療糾紛。原先堅持最高賠付1萬元的三甲醫院,最終同意了患者1.5萬元的賠償要求。近年來,醫患矛盾日益突出,法院受理的醫療糾紛案件逐漸增多。去年,市北法院受理醫療糾紛案件113件。因為醫療糾紛涉及的因素很多,走法律程序需要很長時間。為幫助患者和醫院,市北法院在市醫委的幫助下,建立了調解聯動機制。□青島晚報/口袋青島/王慶記者徐美忠【/br/】現場【/br/】我犯了闌尾被割罪,被捅了兩刀【/br/】昨天上午,市北法院召開了市醫委聯動機制建立后的第一次調解會。調解對象為島城某患者和某三甲醫院。據患者的委托人介紹,張于去年10月20日感到腹痛,前往醫院治療。在被診斷為急性闌尾炎后,張于當天在醫院接受了闌尾切除術。張沒想到的是,出院后,他仍然感到腹痛,多次去這家醫院治療。后來發現是切除引起的感染,有腸粘連。張換了醫院,去青大附院做了第二次手術。他認為第一次手術有嚴重失誤,出院后,張向醫院索賠。調解之初,張的要求是醫院賠償4萬元。雙方曾在醫委會進行調解,但醫院堅持最高賠償只能是1萬元。由于雙方賠償金額差距過大,始終無法達成和解。昨天上午調解開始后,市北法院、市北公安分局、市醫委的專家以及市北法院的法官認為,雖然做了兩次手術,但因為有醫保,張某的自付費用只有5000元左右。考慮到術后恢復較好,可以酌情考慮損失的時間等費用。最終,張的委托人提出了1.5萬元的最低要求。經與醫院協調,醫院同意了這一要求,并表示會盡快賠付。
現場【/br/】醫生因寫假條被打了一頓吐槽【/br/】在昨天調解的另一起醫療糾紛案件中,醫生要求患者賠償。今年2月中旬,陳某因病在弟弟的陪同下前往島城某三甲醫院就診。經當天在醫院值班的王醫生診斷,要求醫生開出病假,讓自己休息一個月。然而,王醫生認為陳某的病沒那么嚴重,所以他不需要請一個月的假。醫生只同意給陳某一周的假期。為此,雙方發生了爭執,但陳某很生氣。他用弟弟推搡并毆打王醫生,造成他臉部多處受傷。一開始雙方還去醫委會調解。經診斷,王醫生的傷勢構成輕傷。王東不同意,認為他的傷構成輕傷,再次申請鑒定。“如果是輕傷,就構成治安案件。”現場調解后,市北警方表示。最終,在三方調解下,的委托人同意賠償王醫生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共計8000元,并向王醫生道歉。
現狀【/br/】司法鑒定導致審判時間長【/br/】近年來,法院受理的醫療糾紛案件數量逐年增加。以市北法院為例,2013年受理醫療糾紛案件56件,結案30件。2014年,受理了113起案件,結案81起。與2013年相比,2014年受理案件數增長101.8%,結案數增長170%,增加了審判壓力。“劃區后,我們去年審理的醫療糾紛占全市近一半。”據市北法院工作人員介紹,由于醫療糾紛原告全部申請精神損害賠償,此類案件訴訟請求中的賠償金額一般在10萬元以上,且均涉及精神損害賠償。在大多數醫療糾紛案件中,最終由法院判決的賠償金額也較高。【/br/】由于進行鑒定需要一定的時間,目前北京、上海、武漢等城市將進行多項鑒定,只有在鑒定機構出具鑒定結果后,才能進行下一次審理。庭審過程中,部分案件當事人對鑒定結果認可度較低,部分當事人會申請鑒定人出庭接受訊問,導致庭審周期較長。
我們應該
在三方聯動上法庭之前進行調解
在大多數情況下,醫療糾紛中的患者都涉及殘疾甚至死亡。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屬情緒化;另一方面,醫院也需要維護醫院和醫生的聲譽,因此各方矛盾尖銳。審判過程中,雙方對責任的認定和劃分都非常敏感,經常發生糾紛。由于不同的法院處理醫療糾紛的時間不同,一些當事人會盡快處理自己的案件,甚至主動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法院起訴,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市醫委辦公室設在市北區,市北法院審理的醫療糾紛案件占全市近一半。因此,市北法院發揮了醫調委的作用,聯合市北公安分局提前成立三方調解機制,對醫療糾紛進行先消化后上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