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自從葛蘭素史克“行賄門”之后,醫藥代表的地位一落千丈,但當時的“受人追捧”如今卻如過街老鼠。過去一周,“醫學代表”一詞再次成為圈內討論的焦點。
11月19日,一份名為《廣東省衛生計生委第二次行業作風專項治理暗訪通報》(以下簡稱《通報》)的文件在廣東醫藥衛生界流傳,部分醫生因接觸醫藥代表被辭退。這位指名道姓的醫生為自己喊話,說他拍的是和患者交談,而不是聯系醫療代表。
11月24日,有媒體報道稱,百時美施貴寶合資的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近期大幅削減醫藥代表,涉及人數約1000人。史回應稱,公司正在轉型,將“盡量減少對員工的個人影響。”
11月26日,廣東某高校附屬醫院的一名醫生在微博上透露,廣州多家醫院因抓到進入醫院銷售的醫藥代表而獎勵保安。每次抓到醫藥代表,獎勵保安1000元,有的醫院甚至獎勵5000元。
11月28日,微信有報道稱,廣東某醫院一名醫護代表被保安包圍,從樓上跳下。
因為是“醫藥代表”而被迫跳樓,因為是“醫藥代表”而被辭退,因為是“醫藥代表”而失業……人們開始討論:醫藥代表應該存在嗎?
“防火、防盜”?
曾經,醫藥代表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作為醫生和藥廠之間的信息傳遞者。如今,醫藥代表已經成為賄賂和高藥價的代名詞。
去年GSK事件爆發后,醫藥代表成為被追截的目標。根據坊間傳聞,素衣在醫院門口看到了醫藥代表,直接帶走了。新招聘的醫藥代表加入公司后,完全不上班,在家打了幾個月的游戲,拿著底薪。
日前,一份名為《廣東省衛計委行業作風專項治理暗訪第二次通知》的文件發布,通報了廣州市41家醫院的暗訪結果,責令廣東省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等5家醫院限期整改。根據通報的內容,暗訪的內容非常詳細,任何與疑似醫藥代表的接觸都會被通報。
據《南方日報》報道,珠江醫院一名醫生因被秘密接觸《藥動學》而被衛計委要求治療(只對接觸者進行拍照,不涉及金錢和物資),醫院因此將其辭退。
一時之間,“珍愛生命,遠離醫學代表”成了醫生之間的相互慰藉。廣東某高校附屬醫院的一位醫生在微博上透露,廣州很多醫院抓到進入醫院銷售的醫藥代表就獎勵保安,每次抓到醫藥代表就獎勵保安1000元。據當地記者調查,有的醫院甚至獎勵5000元。
醫藥代表應該存在嗎?
前不久,網上發起了一項民意調查:10年后藥代動力學還會存在嗎?將近一半的人認為藥代動力學會消失。
有人認為醫藥代表可以幫助醫生更深入地了解藥品的性能特點,幫助公司提高產品的銷售率。也有人認為醫藥代表會導致醫生按返利開藥,而不是按治療需要開藥,助長了醫療行業的腐敗,間接導致藥品價格虛高。
中國醫藥企業協會副會長牛參觀了日本最大的醫院之一,在知名跨國制藥公司的宣傳資料中發現了一份小禮物。顯然,醫療代表剛剛來過這里。
在會見醫院院長時,牛問道:你們歡迎醫療代表嗎?
院長回答說,非常歡迎!因為藥物知識,醫學代表最熟悉。他們可以給醫生很好的用藥指導,預防不良反應,也可以把很多前沿的學術知識傳授給醫生。
“醫生會收回按鈕嗎?”
院長回答說,我們還沒找到。
“醫生對藥物和醫療器械的專業知識了解有限,藥物研發的升級使得醫生無法全面了解這方面的專業知識。無論藥品是否進入網絡營銷模式,只要平臺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醫藥代表就一定存在。”一位醫藥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醫藥代表的退潮與醫藥聯絡員的崛起。
隨著醫藥代表的退潮,一種與醫藥相關各方溝通的“醫藥接觸”模式逐漸流行起來。
據《國家商報》報道,相關行業報告顯示,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對醫療接觸的需求正在增加。目前,中國約有3000名醫療聯絡官,未來幾年,這一數字預計每年將增長20%。
醫學聯絡員與醫學代表最根本的區別在于,醫學聯絡員隸屬于醫學事務部,績效考核指標多種多樣,包括與專家的溝通、科研成果、研究及相關出版物等。醫藥代表的工作直接與醫生溝通,考核標準是銷售達成率,并向業務團隊匯報。
在過去六個月中,制藥公司對醫療聯絡官或醫療專家的需求一直在增加。泰方中國總經理凌鎮此前表示,醫藥聯絡員(或團隊)在醫藥企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組建醫藥聯絡員團隊。
“最初,醫藥代表的定位是把藥學知識和藥物禁忌的信息帶給醫生和患者,把前沿的學術知識傳遞給醫生搭建平臺。”醫藥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但現在,國內的醫藥代表不斷陷入輿論漩渦。“在這種情況下,醫藥公司的營銷,尤其是傳統的學術營銷,將受到極大的挑戰。”
(注:綜合整理國家商報、南方日報、中國商報等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