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如果每個人都能提前預約,醫生就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多元化、多層次的分診制度讓醫患匹配更加精準,醫患關系也會更加和諧。
●醫療資源如何配置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推行網上預約掛號,不能隨波逐流,要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分診制度。近日,北京兒童醫院推出新的掛號措施,除急診外,所有掛號均實行預約制。曾經熙熙攘攘的掛號大廳如今變成了空空,原本“井噴”的窗口掛號變成了“舒緩”的線上掛號。雖然有些人不習慣,但大多數人都理解。
中國人從來沒有預約看病的習慣。不管大病小病,隨你說走就走,直奔“三甲”。到了醫院,電話掛不上,等了很久很著急??吹揭环N病后,我感到筋疲力盡,痛苦不堪。由于患者不預約,醫生在就診前無法預測患者人數,一旦人滿為患,只能不停地添加體征。原來半天的門診往往延遲成一天的門診。醫生累,病人苦。醫生對看病感到困惑,病人則抱怨看病難。
任命是文明社會的象征,其深層含義是秩序、禮貌和尊重。在英國,我有過一次尷尬的經歷:我約了一個教授,因為我提前十分鐘到了,習慣性地敲門。結果教授看著不高興,說還不到預約時間,又關上門。十分鐘后,教授準時開門迎接。經過反思,我因為沒有遵守約定的時間,打亂了對方的計劃,真的很不禮貌。因此,如果每個人都能提前預約,醫生就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比如早上出門去診所,預計看多少病人,你心中有數;下午做手術。手術預計什么時候進行?準時到位。如果患者不預約,醫生的計劃就會被打亂,引起連鎖反應,影響更多的患者。
預約看病是對醫生和生命的尊重。生活是平等的,無論貧富,他們都需要看醫生。因此,醫療資源如何配置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在中國,優質醫療資源是稀缺產品,供需比例嚴重失衡。作為病人,每個人都想去最好的醫院,看最好的醫生。但畢竟三甲醫院的專家數量有限,不可能開放供給。如果你在窗口排隊登記,表面上是公平的,實際上是不公平的。因為最需要專家診斷的患者可能無法報名專家號,但是不需要專家診療的普通患者可以報名專家號。這意味著有限的資源不能用于尖端技術。比如讓著名專家看常見病,就是浪費和擠占優質公共資源。最理想的方式是根據病情分配號碼來源,把最合適的病人送到最合適的專家那里。如果能準確預約掛號,讓每個患者都能找到合適的醫生,就能更好地解決醫療公平問題,更好地尊重生命權。
那么,如何才能實現精準預約掛號呢?這也是解決看病難的核心問題。醫療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不對稱。大多數病人無法判斷自己病情的嚴重程度。大家都想簽最有名的專家號。如果只把窗口登記改為線上預約,只把隊列從“線下”移到“線上”,仍然不能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與龐大的需求相比,專家人數猶如滄海一粟。由于專家號是稀缺資源,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盲目注冊和惡意搶號的情況。當“號碼販子”從窗口走到互聯網,剛性需求的患者不得不購買高價號碼。因此,我們不應聽之任之,而應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分診制度。一是把一些源頭放在基層,讓基層醫生協助分診,強化基層醫生的“守門人”作用,把疑難重癥患者送到專家那里;二是給專家自己一些來源,讓專家通過線上交流主動為合適的患者預約,從而實現“我是我門診的主人”;三是網上報名增加了分診功能,預約專家號,先通過考試。在線分診人員應根據患者的陳述和病情需要預約合適的專家。如果多措并舉,預約掛號制度會越來越完善。
俗話說,習慣難改。實行預約掛號制度,就是要改變“亂去醫院”和“全民去協和”的習慣,讓優質醫療資源配置更加公平合理。當中國人普遍養成預約看病像約會一樣的習慣時,大醫院將告別“戰時狀態”,醫患關系將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