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我大力支持和擁護縣衛生和規劃局今年提出的倡議,縣級以下二級醫療單位的醫學專業人員必須到鄉鎮衛生院任教半年以上才能晉升高級職稱。自從報到以來,我一直在這里努力工作。看到一些基層群眾和患者很滿意,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6月21日,在羅田縣白廟河中心衛生院當老師的縣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崔昌浩,與縣衛計委副主任游玉平、紀檢組長楊進行了心里話。
羅田縣位于大別山區,是國家級貧困縣。由于區域經濟條件限制,醫學院校畢業生難以引進,鄉鎮衛生院人才極度缺乏。在“招人難”的形勢下,合理配置現有人才,盤活現有資源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縣衛生規劃部門積極爭取財政項目委托高校開展人才招聘,利用人才綠色通道多次在醫學院校舉辦專場招聘,并派出業務骨干到省、市三級醫院輪訓深造。雖然專業人才短缺問題有所緩解,但人才短缺形勢依然嚴峻。
今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后,縣衛生和規劃局把解決人才短缺作為提高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緩解看病難、密切聯系群眾的主要抓手。吳國良主任率隊進行了初步調查和討論,決定在縣級二級醫院實施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健康計劃生育制度。晉升高級職稱前,必須到鄉鎮衛生院兼職教學工作半年以上。這一舉措,就是把縣級醫院的好醫生好護士送到與農民聯系更緊密的鄉鎮衛生院,把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送到群眾家門口,努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基于這一思路,縣衛生和規劃局成立了工作專班,制定了方案,明確了臨時用工條件,摸清了臨時用工人員,并出臺了考核辦法。5月26日上午,“結對”簡短啟動儀式在羅田縣衛生和規劃局會議室舉行。羅田人民醫院、萬米寨醫院、婦幼保健院等3個縣級二級醫療單位的34名骨干醫生,全部背著背包和行李前往17個鄉鎮衛生院開展臨時帶教工作。
根據全縣掛職教學工作方案要求,從2014年起,近五年內所有無鄉鎮衛生院工作經歷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到鄉鎮衛生院掛職教學工作一年后,方可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無掛職教學工作經歷的專業技術人員不授予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評審資格。臨時人員是指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的統一管理,主要指導和參與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對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提高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衛生技術水平;幫助所屬鄉鎮衛生院完善醫療、護理、院感、醫療技術、公共衛生等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規范工作流程;通過組織查房、坐診、手術直觀教學、病歷討論、專業講座等方式開展臨床教學和技術培訓。
為確保掛職教學的有效性,羅田縣衛生和規劃局專門成立了以局長吳國良同志為組長的掛職教學領導小組,局紀檢組專門成立了檢查組,不定期進行抽查。年底根據工作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才給予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資格。(周寬清吳天峰林永迪)
(責任編輯:連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