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中新網3月3日電(記者楊)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前夕,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就醫患關系接受記者采訪。作為資深外科醫生,張中民代表指出,醫務人員的“神化”和法律意識的缺乏是醫患關系緊張的根源,這也使得中國醫生目前處于疲憊狀態。
張中民代表說,中國人缺乏醫學知識,常常過度“神化”醫生的職責,以為只要生病就能治好。他認為,老死不相往來是自然規律,醫生盡了醫生的職責,盡力救治病人。在這個過程中,被患者或家屬不合理的對待是不合理的。“即使人們常說‘花錢買不到健康’,但如果去醫院卻治不好,疾病帶來的痛苦和焦慮可能會轉化為一種怨恨,醫護人員很可能會先成為出氣筒。”張中民代表說。
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缺乏法律意識,一些患者或其家屬在治療期間或治療后在醫院大驚小怪。“這種做法不僅會傷害醫護人員,還會影響其他患者的就診。"
張中民代表強調,尊重醫生、增強全民法律意識是改善醫患關系的重要舉措。“只有醫生有一個相對舒適、舒適的工作環境,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如果長期處于恐懼之中,醫生害怕放棄治療,患者無法得到有效治療,最終可能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