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醫生和媒體爭論是誰引起了醫患沖突。第568號2015年11月23日07:00。
引導閱讀
醫患關系緊張是醫生的責任還是媒體的責任?
醫生對話媒體【/h/】近日,醫生博主多次發微博,指出醫患關系日趨緊張,媒體多有不實報道。11月20日,微博中的話題#醫生對話媒體#引發了醫護人員、媒體從業者和互聯網的熱議。
日益緊張的醫患關系是媒體的責任還是醫生的責任?
10年101起嚴重醫療暴力事件醫患關系日趨緊張公共衛生雜志的一篇文章顯示,中國的暴力醫療傷害越來越嚴重。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許多研究人員分析了2003年至2013年的暴力醫療傷害和死亡。近10年來,發生了101起嚴重醫療暴力事件,造成24名醫務人員死亡。
66%的醫療暴力事件發生在三級醫院,急診科和兒科是醫療暴力事件較多的科室,分別占17%和10%。其他科室包括產科、泌尿科和重癥監護室。
根據死亡醫生的級別,51%的死亡醫生是主任醫師,其次是主治醫師。
58%是因為對醫療不滿意,27%是因為對服務不滿意。
隨著醫患矛盾的加深,一些醫生對患者的態度變得復雜。一位醫生在微博上說:“有網友在這里評論說,醫生好像對病人有敵意。我可以告訴你,這不是敵意,這是警惕。任何一個還在中國行醫的人,如果不對病人提高警惕,就會死得很難看。”
除了數據,一批“虛假醫療報告點評”也備受關注。舉例說明了媒體虛假報道的涉及“縫制肛門”、“八茂門”和“登記門”的事件。指出這些事件是“無良媒體潑向醫療領域的污水”,“割裂了醫患關系,制造了社會矛盾。”
600名醫生呼吁對話醫生呼吁對話“新浪愛問醫生”官方微博發布,600名醫生向媒體呼吁:“請傾聽我們的聲音,請繼續堅守醫學的專業精神,與我一起做醫患溝通的橋梁!”
微博認證為“浙江援疆手術原副主任醫師”的“白衣山貓”轉發此呼吁稱:“這是醫生的呼吁,也是我們最真實的心聲。我們不需要戰斗,我們需要交談。”
前幾天《白山貓》連續發布幾條微博,暗示醫患關系變得緊張,媒體也有不少不實報道。
醫學新聞中的虛假報道確實存在。
在《穿白山貓》所列的虛假報道中,有一起“縫肛門”事件。
2010年7月23日,深圳某醫院一名孕婦生下男嬰后,丈夫發現她的肛門被縫合。接生婆聲稱免費為她做了痔瘡手術,但她的丈夫陳先生懷疑接生婆索要紅包得不到報復。
到目前為止,肛門縫合還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一位醫生發表微博稱,“發達國家醫療糾紛的報道很多,但基本上都是用權威專家甚至國外專家來評論醫療事故,很少有媒體炒作自己,更別說媒體報道當裁判了。媒體覺得自己是專業領域的權威,必然落入科學的陷阱。”
媒體:醫療糾紛歸結為媒體報道偏執無知。醫患關系緊張誰的責任?微博認證“北京晚報記者”胡姐表示:“目前醫生對媒體的態度大多是厭惡、排斥、不信任,這是一些媒體對醫療糾紛的片面報道造成的。”...作為醫生,一定要懂媒體,善用媒體,把記者當朋友,盡可能提供自己想知道的信息,這對擴大對患者的服務延伸,順利實施醫改大有裨益。"
北京青年報前記者李華良在微博上說:“醫療糾紛的增多,歸咎于媒體的報道,偏執無知,媒體的報道虛假錯誤。但是,幾篇文章絕對不會顛覆整個醫療機制。事實上,醫院醫療事故不斷涌現,回避了我國真正的醫療機構矛盾和醫院、醫生、藥品之間的問題。”
當更多中立的局外人參與話題時,他們說醫患矛盾是制度問題。不是醫生的錯,也不是病人的錯,更不是媒體的錯。
(新浪新聞極客劉洋報道)
新浪獨家稿件聲明,本作品(文字、圖片、圖標、音視頻)為新浪專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