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原標題:我市把人民調解作為解決醫患糾紛的重要手段。2013年以來,共受理醫療糾紛262件,調解解決225件。
筑牢維護和諧醫患關系的“第一道防線”。
大慶網訊(記者趙龍)近日,“依法維護醫療秩序,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全國工作會議在寧波召開。市司法局局長劉墉就“創新調解方式,化解醫患糾紛,為社會和諧穩定安裝減壓閥”作典型發言。這只是我市醫療糾紛調解創新做法和社會效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各地醫療糾紛頻發,醫患矛盾凸顯。如何妥善解決醫患糾紛,為構建社會和諧穩定“減壓”?我市把人民調解作為“減壓閥”。2013年以來,共受理醫療糾紛262件,調解解決225件。此類訴訟、信訪數量分別同比下降20%和70%,筑起了維護和諧醫患關系、健康醫療秩序的“第一道防線”。
構建調解制度有資源、有實力。我市聘請醫療、法律、保險行業專家擔任人民調解員,建立了由45名醫學專家、50名律師組成的專家咨詢數據庫。共享市和縣(區)兩級的資源,以確保指派專門人員、咨詢權威和解決方案切實可行。成立全市醫療糾紛調解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解決突出問題,組織法官、律師、醫學專家集中“會診”,合力攻堅;按照“五有六統一”的標準,成立了11個標準化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實現市、縣(區)兩級全覆蓋、達標。此外,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65萬元,根據實際需要適當補充。
調解醫療糾紛,有新花樣,也有妙招。通過“事前預防”“主動干預”“快速調解”“后續服務”四項創新舉措,我市增強了醫療糾紛調解實效。
-提前預防。組織13家律師事務所提供強制法律服務,給醫院“體檢”、“給醫生講課”,幫助患者“把脈”,規范醫院和醫生行為,引導患者理性維權,從源頭上消除醫療糾紛隱患。-積極干預。變被動“等待調解”為主動尋找案源,堅持先調解,原則上醫調會直接調解,并在法院立案前,盡量引導當事人先到醫調會調解,從而最大限度降低當事人的訴訟成本。
-快速調解。建立矛盾調解應急響應和快速處理機制,及時妥善處理11起群體性、突發性糾紛;設置醫療糾紛調解平臺車,全市機動化運行,就地解決問題,成為24小時不打烊的流動調解室。
跟蹤服務。對于調解成功的案件,引導當事人進行司法確認,賦予人民調解協議強制執行權;設立醫療調解協會賬戶,及時將醫療機構或保險公司匯出的賠償金轉給患者。調解不成的,引導當事人訴訟,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
擴大調解成果,廣泛有效。我市將醫療調整模式延伸至更廣泛的領域,先后成立交通、消費、校園、勞動、財產等專業、行業糾紛調解委員會,共化解糾紛7021件。市司法局、新聞傳媒集團分別在日報、晚報設立《調解》《說》等欄目,推動形成“依法辦事、遇事想辦法、依法解決問題、依法化解矛盾”的法治氛圍。醫委會始終保持第三方客觀公正的立場,依法事實調解,贏得醫患雙方信任,傳播正能量,提升政府部門和醫療機構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