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浙江大學第一醫院和省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在抗擊埃博拉病毒。浙江在線2月23日(浙江日報記者郭興華通訊員許芳王蕊陳曉華)當中國大地沉浸在祥和的春節氣氛中時,千里之外的非洲塞拉里昂正值旱季,白天陽光明媚空,氣溫超過40攝氏度。
作為國內第三批赴塞拉利昂抗擊埃博拉的醫護人員,2月22日凌晨,浙江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傳染科副主任徐峰趕赴當地埃博拉救治中心看望患者。當日將有一名重癥埃博拉患者入院,需要專家討論病情,掌握第一手資料。進入病房,他穿戴了11件防護裝備,經過36道程序,才得以與埃博拉患者近距離接觸。
令人高興的是,一名患者在同一天出院。出院前,患者不停地向中國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用帶著曖昧地方口音的英語連連道謝。徐楓說:能夠拯救年輕的生命是對治療者最大的回饋。& rdquo
目前,塞拉利昂埃博拉出血熱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絕大多數病例集中在該國西部。22日下午,徐峰在烈日下走訪了西區三個社區醫療站。在塞拉利昂,專業醫務人員數量不足,專業技能不能滿足工作需要,成為有效控制疫情的瓶頸。
對此,中國援助團隊近日在西塞拉利昂啟動重點培訓項目,將為塞方人員提供埃博拉疫情監測、病例調查、密切追蹤和常見傳染病診療等方面的全面培訓。在這個項目中,徐峰主要負責醫療培訓,提高當地醫務人員監測、報告、診斷和治療常見傳染病的能力,探索適合塞爾維亞當地情況的長期可持續的傳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
晚上6點,許匆匆趕回了車站。他還會照常參加日常會議,寫當天的調查報告,為第二天的相關工作做準備。
1月下旬,徐峰趕赴塞拉利昂抗擊埃博拉。這幾天,最讓他擔心的是臥病在床的老母親。雖然網絡信號不穩定,但他還是嘗試用微信視頻問候父母,打電話回家。電話那頭,母親再三叮囑他,要努力工作,在非洲救人。電話那頭,他的眼淚已經打濕了眼睛。& ldquo我想在新的一年里面對面地拜訪我的母親,牽著手聊天。& rdquo
在同一個非洲大陸,在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來自浙江大學第一醫院和省人民醫院的10名醫護人員正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隊一起忙碌著。
目前簡易房搭建的臨時醫院有100多張床位。除了埃博拉確診病例,還有疑似患者有待觀察。這幾天又有兩例埃博拉確診病例入院,每天醫護人員都要密切監控病房。
在難得的空閑暇時間,浙江大學第一醫院傳染科副主任黃經常用手機刷朋友圈,看看過年團圓的照片和祝福。& ldquo看著這些幸福生活和幸福的照片,再和我來西非后的親身經歷對比,我增加了我的責任,我要盡我所能幫助非洲人民戰勝埃博拉。& rdquo黃對說道。
省人民醫院傳染病科主治醫師王明山說,第一位埃博拉患者出院時的場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患者久久地站在中國埃博拉診所門前,向中國醫生揮手告別。
春節期間,來自浙江的醫護人員一起看春晚,和醫療隊家屬一起包餃子,并在當地時間除夕舉辦了一場熱鬧的聯歡晚會。很多節目來源于日常的埃博拉防控工作。
點亮整個天堂,一個團圓的節日,讓人想家。浙江大學第一醫院ICU護士高春華給兒子發了一封信:& ldquo媽媽每天都在眺望西部的大西洋,因為海的另一邊有你。我想你,兒子!&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