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平臺:醫學經濟新聞。第27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大會獨家撰稿人。
甘。國藥控股有限公司高級顧問
目前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換擋、變速、減速”。各省市藥品招標的實施原則,使藥品降價成為常態。受“兩個總量控制”和“藥品比例調控”影響,用藥終端同比增速有所下降。尤其是處方發布后“互聯網+”新模式的發展趨勢,快遞行業強力參與配送等。,將導致整個產業鏈流通環節的嚴峻生存環境和商業模式的顛覆性變化。根據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全國醫藥經濟信息大會”主辦單位的協議草案,特寫此文,僅就醫藥流通企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做一些思考和分析,供參會人員和同行參考。
醫藥行業分析。
制藥工業的一般分析。
中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長向質量和效率的集約型增長轉變,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向存量調整和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轉變,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向新增長點轉移。
201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醫藥工業總產值持續放緩。2014年,受醫保控費和新版GMP更新的影響,行業增速明顯下滑。受國家宏觀經濟環境影響,醫藥流通行業整體運行呈現緩慢平穩態勢,銷售和利潤增速持續放緩。預計2015年藥品終端市場同比增速將低于去年,也可能是新醫改后的最低年份。
二醫藥流通行業數據匯總分析。
目前,醫藥產業集中度的提高與“多、小、散”的產業格局并存。經過一段時間的并購重組,行業集中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尤其是醫藥流通企業,百強醫藥批發企業已經占據了64.28%的市場份額。從批發企業數量分析,2014年法人批發企業數量較2012年減少28.63%。短短三年,超過四分之一的醫藥批發企業消失了。
藥品零售增長率2011年以來,醫藥年銷售總額增速逐年放緩,從當年的24.6%降至2014年的15.2%和2015年上半年的12.4%。
【/h/】2015年上半年,雖然大型醫藥流通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增長、成本控制總體優于行業整體水平,進一步增強了對行業發展的帶動作用,但醫藥流通行業整體銷售增長放緩、經營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等一系列現實情況,給整個行業發展帶來較大壓力。上市公司17家,總市值2593億元,平均市值152.54億元。100億元以上企業15家,其中800億元以上企業3家。2015年上半年,醫療電商持續快速發展。根據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統計,2015年上半年有105個證書被批準和延期。截至2015年6月30日,具備互聯網交易資格的企業有425家,企業數量同比增長56.3%,其中B2B 90家,B2C 319家,O2O 16家。主要交易模式為B2B和B2C,其中B2B占銷售額的90%(不包括線上到線下)。我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中,有93家擁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出具的開展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的確認文件。藥品流通直報企業中,開展物流延伸服務的有68家,承接藥房托管的有64家,承接醫院藥房外設的有22家。醫藥零售企業積極探索多元化藥房服務模式。
對國外標桿企業發展的思考。
國外醫藥流通產業發展之路。
從全球來看,美國“再工業化”、“制造業振興”和“本土回歸”戰略的實施已初見成效。高度集中的格局,讓三大醫藥流通巨頭,麥克卡森、卡地納、美源博根獲得了穩定的利潤來源。從美國醫藥流通三巨頭的形成來看,市場集中度提升到了極致,競爭規則基本定型。幾家巨頭牢牢掌控美國醫藥流通產業格局,沿著價值鏈逐步向上下游延伸,創新商業模式,增強對產業鏈的控制,提升醫療水平。這包括在上游建立代工業務,為上游提供信息、廣告等增值服務;提供藥房管理、醫療手術用品定制、藥品自動銷售系統、醫院信息化等。對于下游來說,形成不可替代的競爭地位。
從歐洲醫藥流通的發展和趨勢來看,未來五年,降低成本、發揮細分市場優勢、創新發展是關鍵。未來低價藥品將影響各國的報銷模式,批發商和藥店合作是發展方向。醫藥行業的低利潤特征將成為常態(全球一體化)。隨著醫療物流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電子商務模式與傳統商業模式的融合進程將加快。
2.國外醫藥流通企業經驗的啟示1。及時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
促進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通過供應鏈金融解決客戶資金問題,同時幫助自己增加主營業務的銷售收入;加速資金流水平可以加快企業應收賬款的回收天數;降低融資成本,在與銀行合作的同時,也可以要求更優惠的融資條件,更低的融資成本。
2 .適時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目前,我國商業健康保險正處于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階段,未來將是廣闊的空。PBM的部分盈利模式將納入中國的商業健康保險,商業保險將對制藥商具有優勢地位(還必須考慮衛計委公布的臨床治療路徑)。未來,商業保險也可能發展自己的藥房服務網絡。
3加強信息系統和信息安全投資。
建議加強信息系統的數據備份。信息安全事件發生后,將對企業業務數據安全和系統服務連續性產生影響。它可以分為四種情況:數據篡改、系統入侵和網絡攻擊、信息泄露和管理問題。無論發生什么,都可能改變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
4建議必須盡快學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