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安全用藥。
輸液速度可自行調節。創可貼是萬能貼嗎?止痛藥可以隨意服用?由于缺乏全面準確的安全用藥知識、用藥不正確、重復用藥、迷信抗生素等原因,我國出現了許多藥物不良反應致病的案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如何安全用藥變得越來越重要。
近日,記者從中華醫學會獲悉,從“全國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近10萬份有效答卷中,梳理出10個錯誤率較高的安全用藥誤區和值得注意的現象。
一:自我調節輸液點滴會嚴重致人死亡。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輸液(靜脈滴注)的經歷。在靜脈滴注的過程中,很多人總覺得速度太慢,于是自己加快藥液的滴速。你一點也不知道這個小小的舉動可能會導致暈倒甚至死亡。2011年,在一次醫療事故中,患者在滴注過程中死亡。鑒定原因是患者滴注的林可霉素太快,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專家指出:首先,我不贊成發燒、感冒、腹瀉就去醫院輸液。市民仍應遵循口服不肌注,肌注不輸液的原則。其次,如果需要輸液治療,一定要遵醫囑,千萬不要自行調整輸液速度。一般成人輸液速度為40-60滴/分鐘。兒童和老年人由于器官發育不完全或功能下降,應減慢輸液速度。兒童輸液速度為20-40滴/分鐘,老年人輸液速度不應超過40滴/分鐘。對于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臟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的患者,輸液速度應控制在30-40滴/分鐘。輸液速度過快,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比如滴注時要嚴格控制硝普鈉的滴速,如果太快,血壓會急劇下降。硝酸甘油和單硝酸異山梨酯滴速宜為8-15滴/分鐘,但過快可能引起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甚至昏厥。鉀滴速過快可能引起高鉀血癥,表現為四肢無力、手腳嘴唇麻木、乏力呼吸困難、心率減慢、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過快輸注氨基酸、脂乳等腸外營養藥物可能會引起紅腫、發熱、惡心、嘔吐、心悸、胸悶等不適。
在此提醒廣大市民:如果在輸液過程中遇到心悸、心悸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向護士、醫生報告,千萬不要自行調整或隱瞞,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第二,亂吃止痛藥會嚴重致死。
很多網友不理解長期服用止痛藥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來自醫藥學會的專家指出,疼痛作為身體受傷的警告,可以作為某些疾病的診斷依據。止痛藥物往往會掩蓋疾病本身的癥狀,并推遲對病因的治療。如果遇到疼痛后只是簡單的尋求止痛藥的幫助,可能會錯過最佳的診療時機。因此,當遇到一些不明原因的疼痛時,患者應積極就醫尋找病因,切不可盲目依賴止痛藥。如果需要使用止痛藥,最好不要一次服用超過三天。如果服用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及時去醫院治療。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2009年,死于過量服用止痛藥的總人數達到15597人。因此,服用止痛藥一定要遵醫囑,把握適度原則,不能盲目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