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2014年1月4日,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完成了首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圖片由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提供)
在海南省聾兒康復中心,孩子們戴著人工耳蝸和助聽器聽老師講課。海南日報記者賈森攝
起步晚、起點低、歷史欠賬多的海南醫療衛生事業,面臨著醫療技術差、專家少等困難。省內重病患者不得不離開家鄉到島外就醫,而“候鳥”和游客則不得不告別海南的美景,回國就醫。
如何快速提升醫療水平,跟上國際旅游島的發展,把生態島建設成真正的健康島?
杠桿!借助國內一流醫院在模式、管理、品牌、技術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海南醫療服務發展水平將得到快速提升,同時也將造就一支高技能的海南醫療人才隊伍。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受山東齊魯醫院委托,解放軍總醫院設在海南,省眼科醫院由政府和社會資金設立,受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委托...
在醫改的道路上,海南勇于打破傳統合作模式的條條框框,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不斷探索實踐獨具特色的“海南模式”。
哀嘆
以前醫療水平低,不得不去北上廣。
肺結核被診斷為肺癌,輸血差點要了人的命,血型被驗血認錯,腦CT被電死,復雜的白內障手術沒有醫生做……這些看似“離奇”的事情,在海南省很多醫院都上演過。
家住海口的傅文國還記得,多年前,母親出現不適,到省內大型三甲醫院檢查。醫生的診斷讓傅文國一家走投無路。“醫生說我媽媽是肺癌,讓我們考慮手術或者放化療。”傅文國回憶說,母親得知她的病情后,整個精神崩潰了。
傅文國帶著母親去上海某知名醫院復檢,最終確診為肺結核!“我媽媽現在還活得很健康。我無法想象,如果當初她不去上海,老人走了嗎?”此后,傅文國和家人一直對省內醫院的診療水平持懷疑態度。對于一些嚴重的疾病,他們寧愿在家門口離開醫院,也不愿去廣州或上海。
長期以來,海南省的整體醫療水平落后于國內很多地區,醫療人才和相關設備的短缺,使得島上的人們就醫困難,要么身患疑難雜癥,前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要么因經濟困難放棄治療。
“我很喜歡海南,但過去孩子們特別擔心我在這里。”王存英,一只老候鳥,接受了癌癥手術。因為喜歡海南的自然環境,老人要在海南住半年。但是,王存英的兒子不放心海南的診療水平,怕耽誤老人的病情。每次回到醫院,他都堅持老人應該回北京。
根據2009年發布的官方統計數據,海南省常住人口864萬人,半常住候鳥和過夜游客2250萬人,而衛生機構只有2234個,醫院床位2.32萬張,執業醫師1.03萬人,注冊護士1.4萬人。其中三級綜合醫院僅有7家(北京53家、上海37家、廣州34家),省內衛生人力資源存在衛生技術人員總量不足、整體素質較低、高層次人才缺乏等問題。
“當我們告訴患者在海南治不好的時候,當醫生不是一種滋味。”在海南省眼科醫院副院長、原海南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陳海波的記憶中,患者沖出孤島就醫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
改革
政府牽線醫院結婚。
“借鑒國內一流醫院在模式、管理、品牌、技術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提升全省醫療技術水平,不僅是人民的幸事,也是海南省在醫改中邁出的重要一步。”省衛生計生委主任韓表示,此次改革是一大進步,海南的醫療改革增加了一些敢于走在前列的改革措施。
筑巢引鳳——建造必要的設施吸引人才
招募優質醫療資源。
隨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加快,大量高端游客和國際友人來海南休閑度假,大量優秀企業和團體來海南投資發展,對省內醫療衛生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際旅游島成立前三年,全省各級政府醫療衛生財政投入達到116億元,超過了我們前20年的總投入。”韓說,醫改實施以來,全省醫療環境逐步得到改善。為快速提升海南醫療水平,知名醫院也開始助力省內醫院,省內17家醫院與國內部分大型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
然而,這種普遍的救助模式對保亭人民醫院來說是不夠的。
因為這家醫院發生的一系列醫療事故或問題,當地群眾不滿,要求改革縣級醫院的呼聲日益強烈。經過多方努力,保亭聯系到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齊魯醫院是衛生部管理的醫院,也是中國最大的醫療集團之一。部分院系和學科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和世界先進水平。
2012年7月6日,保亭人民醫院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海南分院合并,正式投入試運行。
與此同時,在不遠處的三亞海棠灣,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正式開診。這是解放軍總醫院成立60年來唯一一個異地建設的分院。
談到為什么來海南,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海南分院院長欒福新說,三亞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中極具代表性的地區。但從醫療資源分布來看,三級甲等醫院集中在海口,而高端人群集中在三亞,但缺乏優質醫療資源,急需大型高水平綜合醫院。
欒福新說,經中央軍委批準,同意成立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2008年2月18日,解放軍總醫院與三亞市政府正式簽約建設海南分院。根據協議,海南分院要向社會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發揮引領作用,幫助和提高海南其他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
2012年注定是海南省醫療衛生事業值得特別記錄的一年。同年年底,由省委、省政府和香港柳井正基金共同投資建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提供技術援助的海南眼科醫院和中山大學海南耳鼻咽喉頭頸醫院正式投入運營,其中海南眼科醫院被委托給中山大學眼科中心。國內一流的眼科和耳鼻咽喉頭頸診療專家已經在海南聚集了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