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為進一步完善綿陽市醫療糾紛防治機制,切實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市衛計委修訂完善了2010年發布的《綿陽市醫療糾紛防治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新修訂的《辦法》將醫患糾紛糾正為醫療糾紛。同時明確了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綿陽市調解處置醫療糾紛的主要方式。利用互聯網發布醫療糾紛虛假陳述,企圖謀取非法利益的,依法納入治安處罰范圍,通過互聯網發布醫療糾紛虛假陳述的,成為“醫鬧”的另一種方式。
市衛計委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綿陽市醫療糾紛372起,由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87起,占23.3%。27例由衛生行政部門調解,僅占7%。數據顯示,目前綿陽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已占據主導地位。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由哪些人員組成?市衛計委醫政司司長李曉林介紹,綿陽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市醫調委)是市司法局下屬機構,有專職工作人員,主要是法律工作者。此外,醫委會還聘請醫藥、制藥、保險等行業的從業人員和社會公眾作為兼職人員。就醫療委員會的組織和人員配置而言,它與衛生部門完全分離。因此,“醫院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情況不會發生。”據了解,市醫委自2013年正式投入運行,目前已在全市9個縣市全面成立,人員構成與大城市基本一致。
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患者家屬擅自夸大歪曲事實,在網上發布未經認證的醫療糾紛案件,給醫院帶來很大壓力。新修訂的《辦法》將利用互聯網發布醫療糾紛虛假陳述,企圖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納入依法治安處罰范圍,通過互聯網發布醫療糾紛虛假陳述的行為也成為另一種“治病救人”的方式。
同時,《辦法》將醫療糾紛納入各地各單位社會綜合治理,明確提出對醫療糾紛較大、受影響方要求賠償的醫療糾紛,應當進行醫療損害評估,明確了綿陽市醫療損害評估的啟動和委托形式,深化了以法治方式解決醫療糾紛的具體內容。(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