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為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規范醫療行業價格行為,廣東省發改委近年來持續開展醫療服務價格監督檢查。通過檢查發現,少數醫療機構仍存在違反國家規定亂收費的情況。近日,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向20家醫療機構發出行政處罰通知,處罰相關違規收費活動,處罰金額合計1079萬元。被處罰單位中,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涉及違規收費項目27項。
利益驅動總會讓一些人做傻事。不管監管有多嚴格,有些人還是會冒險。有些人可以對這種不道德的事情向患者亂收費,所以監管部門沒有必要幫忙掩蓋。不僅要重罰,還要重罰涉案醫療機構名稱、亂收費具體項目、涉案醫務人員姓名、職稱等。應該得到充分的通知。處罰通知必須張貼在涉事醫療機構門口,要求在幾個工作日內不得遮蓋或撕毀,最好在微信、微博等平臺再次發送。
鄭渝川
廣東省這次對醫院不合理收費開出了1000萬元的罰款,治理力度不小,但對醫院的威懾力存在質疑。原因很簡單:這些被處罰的醫院大部分是公立醫院,其運營費用來自醫療收入,另一部分來自政府不同渠道的投入。
將醫院不合理收費的處罰返還給患者,不僅有利于樹立政府的公平形象,也有利于醫患之間的良性互動。更直接的效果是患者舉報不合理收費的積極性更高,醫院也會更有顧忌,所以治療效果會更明顯。
羅志華
開大罰單也不能杜絕不合理的醫療收費。先給醫院院長等負責人“看病”,再對癥下藥,根治不合理的醫療收費。
要求醫院院長亂收費是沒有依據的。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通知明確規定,實行醫院院長負責制。如果發現醫院存在亂收費、私設“小金庫”、嚴重過度檢查、過度醫療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醫院院長將首先被追究責任。然而,我們從未依法嚴格執行。每次亂收費,就像廣東省政府罰款一樣。反復循環后,院長可以坐回去放松,病人變成了一條魚。
-潘鶴林
亂收費猖獗,表現出一種趨利性。醫院想盡一切辦法賺錢,賺更多的錢,甚至冒著違反法律法規的風險。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現實是,這些醫院屬于非營利性公立醫療機構。以不盈利的名義盈利。濫收費用意味著監管不力、失控。另一方面,看病貴。數字說明一切。人均醫療費用每年都在上漲,這讓公眾心驚肉跳。
在正常健康的醫療體系下,非營利性醫院和營利性醫院是有明顯區別的。公立醫院應該是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成為提供廉價醫療的主體。但現在,這一切都沒有發生。相反,它正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很多上市企業標榜非營利,其實是在盈利。在經營壓力下,一些營利性民營醫院紛紛提供廉價醫療來吸引患者。
吳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