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39歲的李先生工作非常努力。半年前加班4天,右眼視力突然變差:視野顏色變暗,物體變小。匆忙去了醫院,檢查后確診為漿液性疾病(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醫生說這種病比較常見,只要好好休息,不用打針,不用吃藥就能治好。
但4周后,李先生右眼視力開始急劇下降,內心恐懼倍增,不敢再耽誤。他趕緊去了武漢愛格眼科醫院,特意掛了眼底疾病眼科醫生彭志華的號。
【/h/】經進一步檢查,確認李先生確實患有中血漿病,但治療方案有些不合適。彭志華主任指出,確實有一些中質患者可以通過調整作息時間和情緒來實現自愈,但李先生的情況比較特殊,如果不治療,會延遲到黃斑水腫,導致不可逆的視力障礙。
彭志華主任再次為李先生做眼底視網膜血管造影。血管造影顯示血管熒光滲漏仍很明顯,但黃斑神經上皮脫離也很明顯。這種情況下,如果放任不管,黃斑區的積液短時間內無法吸收,長時間黃斑神經上皮脫離會導致視網膜感光細胞永久性損傷。隨后,彭志華給李先生開了3盒沃立汀卵磷脂絡合碘片,并囑咐他堅持按2片的劑量口服,一日3次。
3周后,我回醫院復查。OCT檢查后發現視網膜神經上皮脫離已經恢復,黃斑積液吸收的很干凈。李先生很高興,因為他的眼睛恢復得很順利。
病例1,積液吸收患者口服安定3周后矯正視力為0.8。
彭志華主任介紹,漿液性疾病(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是一種常見于25 ~ 45歲中青年男性的眼底疾病。本病主要與疲勞、睡眠不足、用眼過度、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其癥狀包括視力突然下降、視力模糊、視力扭曲等。去醫院后,患者一般需要做眼部血管造影、黃斑OCT和血管造影。
原則上黃斑區的液體應盡快消失,消失越快,患者的視功能恢復越好。發生滲漏后,部分中膜患者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來停止滲漏,黃斑積液也會相應吸收,無需任何藥物治療。這些病人屬于自愈的范疇。但如果部分患者不采取干預治療,即使黃斑區血管停止滲漏,滲出液的吸收仍然緩慢,容易導致黃斑區光感受器變性,留下視物扭曲、視野遮蔽等后遺癥。
下圖病例2的患者因為沒有接受藥物或激光治療,希望自愈。相反,OCT復查3個月后,顯示感光細胞受損,神經上皮萎縮,矯正視力只能達到0.25。
病例2左眼漿液性,黃斑積液明顯。
病例2:3個月后黃斑積液吸收,但視力無法恢復,出現黃斑萎縮、變性。
以上兩例明顯提示我們需要密切觀察,必要時及時干預。李先生的視功能完全恢復,但病例2留下了不可逆的視功能損害。目前中質膜最好的治療方案是藥物聯合激光治療,并伴有休息好、緩解壓力、戒煙戒酒等健康生活方式。
【/h/】此外,彭志華主任還強調,中膜患者使用沃利丁卵磷脂絡合碘片可明顯縮短病程,尤其是黃斑水腫非常明顯或高度水腫時,應先給予藥物(沃利丁),使黃斑積液吸收一部分,再行激光治療。微脈沖激光治療技術在400um以下,最好是300um以下黃斑水腫的效果比較理想。
如下圖病例3,患者發病1周后開始口服纈氨酸,3周后復查黃斑積液明顯吸收,再給予577微脈沖激光治療。2周后黃斑積液吸收,視網膜色素上皮脫離恢復,BCVA達1.2,病情基本恢復。
病例3:治療前高度黃斑神經上皮脫離的RPE脫離。
口服伏立汀3周后,經微脈沖激光治療后黃斑積液減少至300um以下,2周后神經上皮脫離恢復。
很多醫生會給中髓病患者開復方血栓通膠囊、和血明目片等擴血管藥物。其實這些藥物的療效并不好,因為中髓患者的發病機制之一就是脈絡膜血管的高通透性,患者的脈絡膜血管往往非常粗大。血管擴張藥物的治療有時會加重脈絡膜的高滲透性和血管的滲漏。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循證醫學依據證明血管擴張劑對中質有效。因此,彭志華主任建議口服安定,療效穩定,副作用小,患者依從性好。
口服后,纈氨酸以無機碘的形式被腸道吸收,合成的甲狀腺釋放到血液中。作用于黃斑區,改善視網膜色素上皮和其他細胞的代謝,促進視網膜色素上皮功能的恢復,阻止滲漏,使水腫消退,重建脈絡膜視網膜屏障功能。
【/h/】若單用藥物纈氨酸口服或聯合激光(532單點連續波激光、577微脈沖激光、PDT激光)治療,應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之一,能有效縮短病程,療效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