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合和承德網訊(記者李佳、通訊員彭浩)逐步實現每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配備一名全科醫生;以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病防治管理為突破口,探索建立基層初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建立30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鞏固農村居民大病保險和緊急救助制度& hellip& hellip2015年,我市衛生部門推出多項重大舉措,確保人民群眾看病不再困難。
全面推進醫改,打破以藥補醫機制。
落實政府醫療責任,建立健全穩定長效的財政補償機制,完善政府采購服務機制,保障醫院高效運行和健康發展。改革后的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實行中藥材以外的藥品零費率銷售,堅決取消藥品獎金。推進醫療服務價格和收(付)費方式改革,推進醫院規范化管理。
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提高到490元,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做好重大疾病保障,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不得低于75%。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精細化管理,規范推進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實現出院后即時報告,探索建立跨省異地就醫核查結算機制。繼續開展新農合基金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套取、騙取新農合基金的違法行為。
完善基本藥物制度。
擴大基本藥物制度覆蓋面,不斷提高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比例。加強應急(應急)藥品和緊缺藥品供應保障,推進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確保質量可靠、價格合理、供應及時。
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
以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病防治管理為突破口,通過差異化的報銷政策,綜合運用醫療、醫保、價格等手段,引導患者理性就醫,探索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推動各級醫療機構落實職能定位,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通過組建緊密型醫聯體、對口支援、多點執業等方式,提升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讓患者放心到基層首診。
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推進縣級公立中醫醫院綜合改革,再創建2家標準化縣級中醫醫院,提升縣級中醫醫院中醫特色服務能力。繼續實施基層醫療機構民族醫館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民族醫館30個,在中醫藥特色示范村創建診所300個,創建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站10個。
改善醫療服務、造福人民的措施。
鞏固農村居民大病保險和緊急救助制度。規范新農合大病保險補償。規范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申報審核管理,確保身份不明、無力支付、無責任承擔者的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圍繞看病問題開展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優化診斷區設施布局,推進預約診療,提升人民群眾就醫體驗。
實施新生兒重大疾病免費篩查。
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完善產前篩查網絡,擴大新生兒疾病篩查范圍,在做好原有兩種疾病篩查的基礎上,推進新生兒35種遺傳代謝性疾病免費篩查公益項目,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推動京津冀醫療協同發展。
實現全市所有二級以上醫院與至少一家京津知名醫院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的目標,努力提升全市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大力發展醫療衛生產業。依托京津兩地醫療衛生資源,引進先進技術、優秀團隊和高端人才,推進醫療美容、月子醫院、心腦血管疾病、老年康復、老年保健等特色醫療機構和醫療護理服務機構建設,促進醫療衛生行業健康發展。
提高初級衛生保健機構的服務能力。
推進全科醫生培訓制度,逐步實現每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配備一名全科醫生。同時,所有符合條件的縣將開展鄉村醫生簽約服務,不斷擴大覆蓋面。
(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