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晨報記者陳姝君
通訊員黃光華
說到改善醫患關系,很多人都覺得“壓力很大”。據廈門市衛生計生委主任楊淑玉介紹,即使是一座山,也不妨向龔宇學一次。“提倡做一個有人情味的醫生,哪怕只有一點點效果,也會有助于改善醫患關系,就像龔宇移山一樣,哪怕動一點點,都能感染周圍的人,所以值得做。”在昨天下午的動員大會上,楊樹宇為醫務工作者加油鼓勁。
[根據選擇]
引導醫生更好地服務。
“選擇不是目的。“最具人情味的醫院、臨床科室、醫務工作者”系列評選活動,主要是希望凝聚主流媒體力量,弘揚正能量,樹立榜樣,引導廣大醫務人員做更人性化的醫生,更好地服務患者。”楊樹宇說,希望通過活動引導醫務人員,提高服務水平,推動醫院建設,贏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醫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面對疾病與患者并肩作戰的戰友。人們參與評選,一起發現、投票、討論。這種選擇形式讓醫生和患者之間架起了真誠溝通的橋梁,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醫生也挺不容易的。醫護人員付出了很多汗水,做了很多工作。說到非典,他們甚至把生命都投入進去了,但人們還是沒有說他好。”楊樹宇告訴記者,多年來,特別是近年來,他對醫患關系的冷淡深感擔憂。“很多爭執其實都是因為不愿意笑著說好話引起的。部分患者就診一定時間后,表現得不禮貌,無動于衷,產生了怨恨。一個好醫生的態度可以減輕病人的怨恨。”楊樹宇說,13個醫療人文關懷病房成立后,他走訪病房,發現投訴大大減少。
[談論人情味]
醫生應該有同情心和同情心。
什么是人情味?楊樹宇經常提到這樣一個細節——冬天給病人聽診前,第一醫院的陳煥章教授會提前用手捂住聽診器。這樣,患者就不會因為聽診器冰冷而感到不適。這種帶醫生體溫的聽診器,就是人的觸覺的體現。“好醫生不僅有高超的醫療技術,還有深厚的人文素養。不要標榜病人是父母,只是要求他們更人性化。什么是人道?把自己放平,尊重生命,尊重人,多關心病人才是人道的。”楊樹宇說,人性化不是口號,而是需要扎實的行動。醫患關系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要從體制機制上尋求根本解決之道,同時要有潤物細無聲、移山倒海的耐心。哪怕你稍微動一下,都會影響到身邊的人,值得去做。“美麗廈門,一起創造。廈門是這樣一個溫暖的城市。希望醫護人員從細節和小事做起,在醫療過程中多關注患者,做人性化的醫生。希望醫護人員能腳踏實地地去做,從而改善醫療服務,改善醫患關系。”S59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