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導讀:據了解,在北京已實行醫藥分開的五大醫院中,患者開始從社區醫院等中小醫院回流到大醫院。核心原因是各大醫院的藥價低。雖然以診療為核心的醫療服務費用有所增加,但自付比例有所下降,獲得藥品的整體成本下降了不少。此外,相對較高的醫生水平和藥物種類也吸引了患者。
雖然北京政府已經意識到這是醫改帶來的不良影響,正在推進全市所有醫院的醫藥分家,但未來患者回大醫院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不僅會對醫改產生一定的影響,還會深刻改變醫藥零售行業,給業界高度期待的醫藥電商帶來變數。
我國優越的醫療資源長期集中在大型公立醫院,各種疾病的患者本能地涌向這些大醫院看病,導致大醫院永遠人滿為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無法解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政府的醫療改革持續了多年,從發展社區醫院到分級會診,從基本藥物目錄到嚴格控制公立醫院的擴張。雖然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整體效果并不明顯。原因極其復雜,單純的市場競爭或政策無法解決。
最近,政策導向進入了醫改的核心領域& mdash& mdash分開的藥物。中國醫療體系的長期問題是用藥物來支持醫生。只有把藥品分開,才能真正解決藥品太貴的問題。雖然北京的醫藥分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現了用戶回流大醫院的現象,導致了大醫院的藥品銷售。這不僅無助于分級會診的實現,反而增加了大醫院的負擔,無法實現中小醫院的分流功能。
更重要的是,醫藥分離對醫藥零售行業的影響喜憂參半。從表面上看,藥品的分離對藥品零售有很大的好處。藥品連鎖店將實現跨越式發展,處方藥網上銷售禁令的解除將極大地助推藥品電商的市場規模。大量需求將從醫院導向藥店,尤其是慢病人,他們可以更容易地支付和獲得藥品。
但從趨勢來看,除非醫院完全獨立藥房,否則藥品零售很難實現大發展。即使藥品完全分離,醫藥電商的發展也將面臨巨大挑戰。
首先,如果醫藥分家只是取消醫院藥品獎金,那么藥店仍然會被保留,大醫院仍然是藥品的主要銷售者,藥店不會大規模獲得市場份額。即使在社區醫院實行醫藥分開,藥品的銷售價格也和大醫院一樣。由于大醫院醫生水平高,藥品清單全面,患者還是會優先選擇大醫院,直接在自己的藥店購買,而不是在社區醫院購買,更不用說在藥店外購買了。對于高達2萬億元的處方藥市場,只要藥店還在醫院,外面的連鎖藥店就很難分得一杯羹,不管藥品是否分開。最后剩下的只有爭取價格,但這只能在短期內增加人氣,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患者求醫購藥的習慣。
其次,即使所有醫院都不再有自己的藥店,醫療電商的前景也是不確定的。醫院不再擁有藥店,這將有利于目前的連鎖藥店市場,但對于藥品電子商務來說,這很難說。因為,在遠程醫療極其不發達的中國市場,獲取處方的主要途徑仍然是線下醫院。當醫院不再擁有藥店時,必須在醫院周圍安排大量連鎖藥店,因為它離用戶最近。對于用戶來說,拿到處方后直接從醫院旁邊的藥房取藥非常方便,沒有線上電商很難操作。除非在價格上有很大優勢,否則藥品在這方面與線下藥店競爭。畢竟等待物流配送是無法克服的劣勢。電商唯一能做的就是用O2O進行線上線下分流,成為流量中轉站而不是真正的銷售平臺。
第三,藥品電子商務在醫保支付和后臺服務方面存在固有弱點。目前醫保網上支付僅在少數省市試點,尚未全面鋪開,這無疑給急于擴大規模的藥品電商帶來很大阻力。而且,即使醫保可以用于支付,處方審核后臺系統的建設仍然很薄弱,這方面的建設不依賴藥店,而是依賴醫保基金中心,造成了對藥品電商的整體限制。
因此,醫藥分開并不一定會促進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相反,可能會制約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這在中國市場是一個自相矛盾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