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獲獎詞
大數據作為一個用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的概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海量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也給醫院信息存儲乃至整個醫療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壓力。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基于醫院信息平臺的臨床大數據應用項目”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個性化、有效的醫療服務,給整個醫療行業帶來了新的啟示。
近年來,面對大數據攻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積極推動醫療信息化的發展。在此背景下,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致力于打造具有超前視野的信息集成平臺,全面擁抱大數據,利用直播大數據,用大數據開創智慧醫療新時代。
據了解,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基于醫院信息平臺建立臨床大數據中心的創新模式,在國內醫療行業屬首創。從目前的運營指標和效果來看,整個項目達到了預定的建設目標,其應用水平在國內醫療信息化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擁抱大數據,突破信息共享瓶頸。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創建于1950年,設有13個省級重點專科和2個重點培養專科。2013年,門診和急診人次為190萬,出院患者為6.4萬,住院外科患者為3萬...隨著醫院不斷轉向醫療數字化時代,海量且快速增長的數字化醫療數據存儲越來越顯現出不可逾越的局限性。
2014年,中央人民醫院建成了以患者為中心,以診療為主線,以臨床信息系統為核心的大型醫院信息集成平臺。基于此,建立了醫院臨床大數據中心,通過平臺的適配器對歷史數據進行抓取和標準化,使數據價值得以發揮,大大提高了醫院信息的共享程度,促進了臨床業務的協同,提高了醫院工作效率。
據了解,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基于醫院信息平臺建立臨床大數據中心的創新模式,在國內醫療行業屬首創。目前,中心人民醫院臨床大數據中心已接入32個業務系統,完成135個數據接口,每天交換整合數據30多萬條,分析整合數據近30T。醫院的數據整合得到規范,數據共享和分析的可信度顯著提高,在用數據和歷史數據得到有效整合,數據共享和數據價值得到充分利用。云平臺架構滿足醫院可持續發展和數據不斷增長的需求,全流程閉環管理,確保業務功能、數據流和業務流程的安全完整。
用直播大數據實現智慧醫院轉型。
“如今,大數據帶來的變化正在影響醫院的管理、門診和服務。無論是患者、員工還是醫院,都能感受到大數據技術的魅力以及大數據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前景和價值。”中央人民醫院院長陳子林深有感觸地說。
事實上,正是大數據技術以其更簡單、更快速的方法將數據轉化為有用的見解,并幫助中央人民醫院朝著智慧醫院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大數據統一了醫療服務平臺,為醫護人員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報表體驗,提高了醫療工作效率。通過對醫院臨床大數據中心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到相似疾病、癥狀與實驗室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建立一些典型疾病的分析模型和臨床診療過程的指標與結果評價模型,從而形成一套最佳的治療方案。也提高了臨床治療和臨床科研水平,減少過度治療或避免治療不足。大數據加強系統智能用藥指導。通過分析我院同一疾病藥物的品種、劑量、療程與療效的關系,以及藥物之間的關系,可以確定更多的適應癥,發現藥物的副作用。大數據拓展了個性化治療的方式。醫生可以通過分析挖掘中心實驗室分子病理組織庫中的組織樣本和基因組數據,觀察遺傳變異因素、對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和對特殊藥物的反應,形成個性化診療的參考和對比數據庫,從而針對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診療方案或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藥物劑量,從而提高個性化治療的效果。
利用大數據創新智能服務模式。
大數據給醫院帶來的價值,不僅體現在智能數據管理和分析帶來的成本節約上,更代表著醫院信息化、智能化服務新時代的到來。
中央人民醫院在全省率先推出創新舉措,利用大數據解決住院難矛盾。這一舉措打破了醫院科室之間的界限,將所有醫院床位的周轉放在信息平臺上,對閑置的醫院床位實行開放統一調配,變“不同科室收治病人”為“不同科室收治病人”,“病人跟著醫生走”為“醫生跟著病人走”,使許多急需住院的病人得到及時救治,有效提高了醫院床位的利用率和周轉率。
隨著臨床大數據平臺的建設,也將實施智能化全流程服務。當患者前往市中心人民醫院就診時,可以通過平臺的患者服務系統和數據服務引擎快速完成自助預約和支付流程。系統將通過預約患者信息(包括既往病歷)和門診科室壓力信息等因素對大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從而為患者推出最佳診療流程。患者可以根據系統平臺的智能提醒按時到醫院就診,減少了排隊等候的麻煩。
據醫院介紹,基于該平臺,醫院還將推出按時間預約、支付寶、微信預約等措施。在不久的將來,從而科學地分流患者,讓患者看病更加方便、輕松。
本報記者田冬梅通訊員曾寧。
這組圖片是本報收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