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家住拱墅區半山街道的小李想帶孩子去社區醫院接種疫苗。他下載了區衛生部門開發的手機APP軟件,點擊登錄,實時注冊,看到自己是22號,可以及時趕到醫院,省去了排隊的麻煩。
通過移動終端注冊只是拱墅區智慧醫療終端的內容之一。此外,居民還可以在移動客戶端上完成健康信息管理服務的信息查詢、第三方滿意度評估和移動隨訪。
除了面向居民的手持健康手機軟件公版外,區域移動輸液系統也已在拱墅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線。社區醫院護士可隨時查詢輸液次數、診斷疾病、輸液種類、時間段分布,并掃描輸液器和患者手腕上的條形碼,避免誤輸液等醫療事故。
“掌上通訊”的推出,只是拱墅區智慧醫療建設的一個縮影。
【/h/】過去拱墅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服務信息不共享,造成醫療信息的大量浪費,形成信息孤島。如今,拱墅區積極打造智慧醫療基層實踐樣本,利用虛擬化技術打造全新的區級健康數據中心,搭建區域健康數據交換平臺——健康管理服務信息平臺,通過信息技術實現全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資源的統一調度。
例如,在過去,所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有機房,以確保中心內計算機的運行。現在,所有中心的機房普遍停止運行,區衛生部門成立了集存儲、交換、網絡安全、路由器、高性能服務器于一體的區衛生數據中心,在這個“醫療云”下,可以滿足至少1000臺計算機和移動終端同時運行。
拱墅區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醫療云”給社區醫院和患者帶來了很多便利——
比如,拱墅區借助這個平臺,推出了“五通”便民服務,實現了檢查、轉診、預約、自助、掌上服務。8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統一了檢驗標準,實現了檢驗結果共享和不同機構間采樣接單互通。拱墅區居民可通過雙向轉診系統預約普通門診、專科門診、大型設備檢查、住院等“四預約”。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為社區醫院提供心電、影像免費咨詢。急診30分鐘內,門診2小時內,社區醫生可以從上級醫院得到診斷。
借助這個“醫療云”平臺,拱墅區在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發推出了綜合呼叫、移動輸液、自動取單、自助掛號等信息化服務措施。,解決居民就醫反映的“就診前掛號等待時間長、就診時化驗檢查時間長、治療后取藥收費時間長、接診時間短”等突出問題。(記者劉偉拱墅報道組路捷通訊員夏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