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C醫藥產業網】很多市民對網上報名還“不了解”。因此,在線掛號軟件在為部分人提供便利的同時,如何保障線下掛號就醫患者的合法權益也是值得商榷的。當醫療市場可能出現混亂時,政府部門的及時干預在保障基本公平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周三,針對《信息時報》前段時間報道的一款注冊咨詢軟件可以讓用戶插隊直接看病一事,廣州市衛計委回應稱,要求所有醫生在正常工作時間內不得與第三方營利組織“內外勾搭”,利用稀缺的號碼源和床位向公眾提供有償服務。
聲音一出來,很多網上報名軟件的從業者突然“在后面”。在中國,“掛號難看病”的民生問題長期存在,市場資本的參與確實改善了這種狀況。好醫生在線、余純博士、微信注冊等公司提供的在線預約和注冊服務,甚至最近的C輪融資注冊網,都得到了用戶的熱情支持。除了企業盈利,為民生做貢獻也是一種功德。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智能手機的使用量幾乎趕上了13億人,互聯網也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但其中只有少數市民懂得使用手機或互聯網注冊,被廣州市兒童醫院人民中路校區“強制”重開人工注冊。可見,很多市民對網上報名還是“不了解”的。因此,在線掛號軟件在為部分人提供便利的同時,如何保障線下掛號就醫患者的合法權益也是一個問題。
注冊已經從行政管理向市場競爭轉變,但基本的公平性仍需保障。如果網上注冊真的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或者涉嫌違規,監管部門通過行政手段進行干預也是民心所向。先不說“獵艷”這個詞是否用得太重,在我看來,在移動醫療領域,相關部門已經開始“進入角色”。
編輯: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