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記者張麗霞)昨天,大連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大連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陳海龍、發言人、副書記馬全英分別詳細講解了《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中醫藥發展的實施意見》的制定和內容。記者了解到,到2020年,我市將建立覆蓋全市、特色突出、醫療服務能力強、基礎設施完備的中醫藥服務網絡,努力實現全市中醫藥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育、文化全面協調發展。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更加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和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減輕群眾醫療衛生負擔,提供“簡便、考試、誠信”。進一步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加強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
實施中醫藥“三人才”工程。
“三化”工程是建設名院、名科、名醫的工程。“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在原有基礎上爭取3-5個國家級中醫重點專科(特殊病種)、6-8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特殊病種)。加強國家級、省級、市級名老中醫、名老中醫、名老中醫建設,在國家級名老中醫、省級名老中醫的基礎上,集中力量打造“中醫大師”。適時開展“大連名中醫”“大連新中醫人才”評選活動。依托大連市中醫院設立“大連名醫一光”,整合優質中醫藥資源,搭建全市名中醫診療平臺,為群眾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
加快規范中醫多點執業。
在各級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中,實施中醫經典、臨床中醫知識技能培訓等中醫藥教育必修項目。開展中醫人才畢業后教育,創建1個國家級、3個省級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鼓勵西醫學習中醫,培養一批中西醫結合人才。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加快中醫醫師規范化多點執業。
我市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設有中醫科室和藥店。
我市將實施“三進”工程,推進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工程。5年內,我市轄區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100%。積極參與基層中醫藥先進城市和全國中醫藥服務示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活動。鄉鎮中心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設有中醫科室、藥店,所有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均可提供中醫服務,從而加強基層中醫醫療機構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
市中醫醫院成立了“治未病”中心。
在中醫醫院設立疾病治療中心,爭取國家疾病治療建設項目;在區市縣中醫醫院設立多個疾病治療分中心,將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延伸到基層,在各區市縣設立疾病治療服務平臺,在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疾病治療健康指導室。同時,80%的居民健康檔案包含中醫健康管理的內容,以中醫體質辨識為主,體現中醫特色和優勢,為居民提供預防、保健、養生、康復、醫療的個性化創新健康服務。
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中國醫療市場。
中醫專科醫院、中醫門診部、診所、坐堂診所、中醫保健機構被視為社會辦中醫的優先領域,為空預留了充足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優化審批程序,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鼓勵有條件的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設立中醫診所或個體開業,允許有條件的藥品零售企業舉辦中醫靜坐診所。社會力量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在醫保定點、科研項目、職稱評審、繼續教育等優惠政策方面,以及在服務準入、監督管理等方面,享受與公辦中醫醫療機構同等待遇。
探索發展具有大連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旅游。
我市將推動中醫藥國際交流與交流,提升中醫藥在我市的影響力。搶抓“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充分利用我市獨特的歷史淵源和地理優勢,積極創造與俄、日等國交流學習機會,培養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人才,探索發展大連特色中醫藥健康旅游,從醫療、預防、診療、康復等方面挖掘我市中醫藥市場資源和潛力, 并創建一批中醫藥對外醫療保健服務示范機構,吸引更多海外消費者。
加大醫療保險優惠政策。
我市將制定一批促進中醫藥發展的優惠政策。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根據資金使用情況,適時提高中醫醫院住院報銷比例;NCMS醫院住院報銷比例提高10%;對列入《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和《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乙類中醫診療項目和中藥,適當降低個人自付比例。對取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制劑批準文號的定點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經審批后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