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20世紀70年代,中國醫科院藥物研究所數位專家開始對水芹菜籽的有效成分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其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為正丁基苯酞(NBP)。科研人員對該化合物結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于70年代末由化學家楊靖華教授成功制備了恩必普。
70年代末,科研人員通過藥理試驗證明恩必普有明顯抗驚及中樞鎮靜作用,由于藥源較充足,使藥效學研究得以較系統地進行。
80年代,重點研究了抗驚作用,證明其對5種癲癇模型(最大電休克、最小電休克、戊四唑驚厥、聽源性驚厥、馬桑內酯驚厥)有效,具有廣譜抗驚作用。能增強大鼠學習記憶,促進和改善小鼠學習記憶的獲得和鞏固的作用,而腦缺血與癲癇的病理生化有某些共同點。
90年代,科研人員對恩必普重點研究了防治腦缺血和腦卒中的藥效學研究。著名神經藥理學家馮亦璞研究員歷經20余年的研究,在整體動物、器官、組織、細胞及分子水平證實了恩必普治療腦卒中的獨特作用--"重構微循環、挽救半暗帶"。先后發表文章近百篇,在SCI上可檢索到的多達40余篇。
恩必普([url]http://www.baseldya.com/goods/1385.html[/url])是我國首創的一種全新作用機理的藥品,不同于我國目前腦血管疾病臨床常用的藥品類別。丁苯酞具有保護線粒體、改善微循環等獨特的作用機制,可以改善大腦功能,用于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