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潘高峰江岳重。
在中國,2014年被視為“移動醫療元年”。這一年,互聯網巨頭、資本市場、企業家、藥企都紛紛進入,形成了完整的移動醫療產業鏈。然而,CPPCC市委委員蔣世良發現,在上海“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并沒有對互聯網醫療產業發展的前瞻性表述。
在今年兩會上,蔣世良帶來了一個提案:呼吁在上一輪電商發展中處于劣勢的上海,在本輪互聯網醫療中展現自己的表現。“如果在如今炙手可熱的互聯網醫療領域沒有話語權,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就是一個短板。”
近90%的網民在網上查詢。
委員蔣世良發現,目前我國有近三分之一的網民通過互聯網獲取健康信息,近九成患者在身體不適時更傾向于在線問診。
根據第三方機構艾媒咨詢,2014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30億元,同年全球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45億美元。預計2015年國內移動醫療市場將增至45億元,2017年增至130億元,同年全球移動醫療市場將達到230億美元。
APP獲得遠程醫療。
成立于2011年的春雨移動健康,極大地鼓舞了蔣世良專員。通過一款APP,用戶可以在手機上找到執業醫生進行遠程在線問答。目前該模式主要應用于兒科、婦產科、皮膚科等領域。
蔣世良發現,國內移動醫療領域已經形成了丁香園、春雨移動健康、好醫生等一定規模的企業。此外,阿里健康正式推出的一款APP,已與河北省醫療處方平臺、醫保平臺無縫對接。患者只需拍照上傳自己的醫生處方,文字注明購藥需求。附近的藥店可以搶單配送。這項業務已經在杭州啟動。
上海有最合適的條件。
對此,蔣世良關注的是,擁有國內一流醫療資源的上海,將在這場互聯網醫療改革大潮中何去何從。他認為,上海要在創新思維和進取精神上多下功夫,互聯網醫療是眼前的發展機遇。
蔣世良認為,上海其實最具備發展互聯網醫療的條件。上海明確提出要打造亞洲一流醫療中心,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強信息技術在交通、醫療、城市管理等領域的應用和推廣”。
為此,姜世良建議盡快布局,打造上海互聯網醫療高地,整合信息技術、醫療專家、醫療設備、產業資本等優勢資源,培育成為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
本報記者江
(責任編輯:H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