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法治周末記者馬淑娟。
9月3日,法治周末報道消息稱,一家名為“金默堂痛風醫學研究院”的網站涉嫌以“金默堂樣本”為名進行詐騙。隨后,法治周末記者發現,“金默堂痛風醫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金默堂)網站無法再開通。
然而近日,一位患者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莫堂并沒有真正消失,而是重新露面,重新披上了“馬甲”。此外,這一次,它“更大”——推廣它的醫生都“穿上”軍裝。
出現了“金默堂”的變體。
周末,法治記者通過患者登錄http://tfb110.com/provided網站,發現是一家名為“北京康泰痛風醫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康泰醫院”)的網站,但卻沿用了這家墨水館的慣用宣傳方法:“免費贈送一臺6900元的痛風治療儀,在家不用打針、不用吃藥、不用手術就能輕松治愈,不會痛苦,放心吧。
但其所使用的醫院建筑圖片仍是此前用于此墨堂推廣的圖片——號稱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生命科學園,但實際上并不存在的建筑;只是這一次,該樓變更了地址,“搬”到了北京市朝陽區沙灘六號院3號樓。
法治周末記者發現,北京朝陽區只有北灘六號院3號樓。11月1日,《法治周末》記者去了這個地方,卻沒有看到附近網站上宣傳的康泰醫院,只有奧運村北灘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一家名為“養生堂”的藥店。
同時,網站完全復制了此前用于推廣金默堂的榮譽牌匾,甚至第一塊牌匾還保留著“痛風治療儀發明者金默堂”的字樣,另外兩塊與自己無關的“中國中醫科學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牌匾還在展出。
上次自稱是核心團隊成員,在北京市衛計委執業醫師信息查詢中找不到任何信息的徐華平教授,這次變成了康泰醫院的“首席專家”,卻“改頭換面”,穿上了“軍裝”。
其他四名核心隊員換成了“邱禮堯”、錢剛、李登偉、夏蓓,無一例外都“穿上”了軍裝。此次免費“袁痛風治療配合”被申報為“解放軍總醫院臨床認證”。
他們也稱之為“偽造”。
法治記者周末在這個網站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發現。網站左上方展示了“打假維權”的標識,稱“最近網上出現了很多微電子中頻痛風治療儀的假冒網站,北京康泰痛風醫學研究院提醒痛風患者謹防上當!”并給出了“唯一的官方網站”:
周末法治記者打開網站,發現網站給出的康泰醫院圖片不一樣,但營銷內容相似。宣傳中的五位醫生都穿著軍裝,愛心熱線是“400-1686-083”。
在部分搜索引擎中,輸入“北京康泰痛風醫學研究院”字樣,法治周末記者搜索出與朝陽區第六沙灘醫院同名、同地址、同愛心熱線的醫院,但其網址為http://tf.syzlty.com/,which,與前兩家不同。
周末,法治記者查詢上述三家網站的域名,顯示所謂官網的服務器位于美國,而另外兩家網站的服務器位于香港。但是從10月25日開始,除了所謂的官網,其他兩個網站都不能開通。
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良剛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軍隊醫院轉型主要是利用了患者對軍隊醫院的信任,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軍隊醫院的管理體制與地方醫院不同。
王良剛介紹,對于當地醫院,患者可以登錄當地衛計委網站,在“醫療機構信息查詢”和“執業人員信息查詢/醫師注冊查詢”中查詢是否具備相應的醫療資質;但對于軍隊醫院來說,相對封閉,日常管理由總后勤部衛生部管理,缺乏核查渠道。
反欺詐也需要互聯網思維。
網上交易安全中心法律顧問張澤振表示,很多詐騙網站大多以行醫為名,但實際上是在網上賣藥,并沒有提供真實的辦公地址。公布的客服電話往往很難追蹤到我。即使被患者舉報,也能迅速申請新的網站,繼續欺騙消費者,這也給政府監管帶來很多困難。
針對上述情況,張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作為一名患者,他也應該學會利用互聯網辨別網絡醫療廣告的真偽。
“其實被騙后,很多網友都會把自己的經歷貼在網站上。當患者在網上看到相關的醫療、醫藥廣告信息時,可以在網上搜索查詢更多。如果看到有網友在這個網站上當受騙,或者反映的情況與其他網站存在的問題類似,一定要提高警惕。”張對說道。
此外,張表示,目前很多政府機構的監管信息,如工商登記信息、ICP備案信息等,都可以在網上查詢,患者也要學會使用政府網站查看相關信息是否真實。
(責任編輯:H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