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癌癥不是不治之癥,但關鍵在于早晚的治療。英國《每日郵報》、《印度時報》等媒體近日綜合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近年來的研究,指出以下10類人群癌癥發生率較高,應盡早預防。
1。太高了。牛津大學對身高1.5米感興趣?一項針對1.8米內女性的調查發現,身高每增加10厘米,患癌癥的風險就會增加16%。
2。愛吃紅肉的美國癌癥協會對50多萬美國人的飲食習慣進行了為期20年的集體調查。研究發現,吃最多紅肉的人患直腸癌的風險是吃最少紅肉的人的2倍,患結腸癌的風險是吃最少紅肉的人的40%。
3。喝熱茶有研究發現,茶的溫度高于68.8攝氏度,如果茶的溫度高于70攝氏度,患食道癌的風險最高可增加8倍。
4。晚上熬夜會減少腫瘤的褪黑素分泌。擾亂正常作息也會損害免疫系統,不利于癌細胞的清除。
5、缺乏維生素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a、&β;-胡蘿卜素,使患肺癌的風險增加3倍;缺乏維生素C會使食管癌和胃癌的風險分別增加2倍和3.5倍。維生素E缺乏會增加患口腔癌、皮膚癌、宮頸癌、胃癌、腸癌和肺癌的風險。
6。低高密度脂蛋白雖然高膽固醇水平對健康有害,但低膽固醇水平不是好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現:很好。膽固醇:如果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2.8 mmol/L,患淋巴瘤和白血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7。雖然癌癥不會傳染,但夫妻生活方式相似,容易受到相同致癌因素的影響。因此,其中一個比另一個更容易患癌癥。
8。憋尿對女性的傷害比男性大。女性泌尿生殖系統結構特殊,更易感染。在嚴重的情況下,膀胱壁可能會受到尿液中毒素的刺激,從而誘發膀胱癌。
9。對父母癌癥的研究表明,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是遺傳傾向最大的四種癌癥。此外,癌癥患者的后代患癌癥的風險也會更高。
[/h/吸煙者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指出,吸煙仍然是導致癌癥的主要原因,死亡率相對較高。吸煙者患肺癌、食道癌、喉癌、腎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子宮癌和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風險增加。
(如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致電(028-68810668)聲明網站將在收到信息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進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