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東營區石口鎮劉冬村的果農王會亮靠種植葡萄為生。他的妻子今年被診斷出胰腺癌,她在儲蓄和貸款上花了20多萬元。為了籌錢給妻子治病,61歲的王會亮每天4點起床摘葡萄賣,但銷量有限。在得到王會亮聾啞女兒王錦鴻的幫助后,該報發表了一篇報道,在愛心志愿者和熱心市民的幫助下,7000公斤葡萄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被搶走了一個空。截至目前,家的第一批葡萄全部賣光,共計1.2萬斤。8月22日,本報跟隨愛心志愿者和熱心市民前往劉冬村,幫助王會亮采摘、包裝葡萄,并通過愛心車送達訂購市民手中。“速度太快了。七夕下午發出的消息,當晚就定了2000英鎊。”愛心志愿者“西域”是負責統計葡萄訂購信息的志愿者之一。從8月20日開始,她的電話就被熱心市民“打爆”。
8月20日,志愿者看到本報刊登的關于王會亮賣葡萄治病的報道后,當天下午4點左右通過網絡和手機發布了“慈善購買”的消息,引起了公眾的廣泛反響。河口區短短12小時就認購了163箱,不少企業下了“大訂單”。與此同時,本報開通的愛心熱線也接到了市民的來電,人們看到了地址,便乘車購買。
據志愿者介紹,消息發出后不到一天,就訂購了7000公斤葡萄。
8月22日上午,愛心志愿者驅車前往劉冬村,幫助王會亮采摘、包裝、裝載和運送訂購的350箱葡萄。白、、、、、、曹應峰等十幾名來自東西城、河口的志愿者迅速分工。有的負責揀貨,有的負責騎車,有的負責揀貨、打包、裝車。在烈日下忙碌的志愿者沒有一個摘葡萄給自己吃。志愿者說,他們是來幫大叔解決銷售問題的,不能給大叔添亂。訓練有素的志愿者向前來幫忙的村民豎起了大拇指。
此時,已經有許多市民自發地來到王會亮的葡萄園購買。林先生在濟南工作,來自東營。他帶著6歲的兒子回老家空的時候去了劉冬村,買了葡萄之后就匆匆離開了。家住東城的王贏在朋友圈看到這個消息,和同學一起開車買了十四五箱。劉村的村民也加入了幫忙,王會亮家前后六七個鄰居連續三天幫他包葡萄。
當天,志愿者們打包了350箱葡萄,總重量3500公斤,并親自將1.4萬元的葡萄交給了王會亮。當天中午,這批葡萄由志愿者曹英峰駕駛河口區愛心商家提供的面包車運送到西城、河口、廣饒,通過自制或志愿者送貨的方式分發給訂購市民和企業。
“非常感謝愛心組織和愛心市民!”8月23日,王會亮興奮地告訴記者,按照下周三的訂單,第一批葡萄已經全部售罄。
據了解,該慈善組織將于8月26日再次前往劉冬村,打包運輸市民訂購的300箱葡萄。如果您想繼續訂購愛葡萄,請提前聯系王會亮(13561060107)。
來自王會亮的感謝:善良的人們,謝謝你們!
買一斤愛心葡萄,幫助一個重病家庭獻上愛心。本報報道果農王會亮的故事以來,東映的愛心組織和單位迅速行動,用實際行動溫暖果農的心。8月22日,王會亮寫信表示感謝,稱賣葡萄的錢解決了醫療費用的燃眉之急,他的愛讓他熱淚盈眶。
王會亮的妻子李毓秀今年1月被確診為胰腺癌,但病情恢復緩慢,術后復發,目前已轉到濱州、東營兩地醫院。我家靠著2畝地的葡萄省了醫藥費,但是因為老婆生病,我沒有太多時間去賣葡萄。目前,李毓秀已返回市人民醫院腫瘤科進一步治療。在濟南工作的兒子已經休假回東營了,和他的聾啞妹妹一起陪著他住院。正在進行的生物治療一次需要2萬多元,持續兩周。王會亮說,采取生物療法“是為了盡可能減輕妻子的痛苦”。"她疼得幾乎吃不下東西,因為這幾天她一直在嘔吐。"提到身邊人的幫助,這位61歲的老人流下了眼淚,表示“不想欠太多人情,以后會還大家借的10萬”。
自從王會亮的家庭故事在報紙上發表以來,我們的愛情熱線從未停止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伸出援手,在家采摘愛心葡萄。“特別感謝黃河口晚報、愛心組織和愛心市民的幫助,謝謝!”王會亮在信中說,他的妻子21日再次住院。“賣葡萄賺來的錢解決了醫療費用的燃眉之急,也讓我能盡快抽出時間照顧妻子,陪她一起面對病魔。家庭的意外讓我始料未及,葡萄的銷售讓我徹夜難眠,大家的幫助讓我如釋重負,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