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成都的嚴先生72歲了。2010年,他發現自己走路時感到疼痛。一開始家里人覺得老人年紀大了,走的路也多了,但過了一段時間,照顧自己就很困難了,甚至需要勉強做拐杖。經檢查,發現老人患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在聽取專家建議后,老人及其家屬選擇了股骨頭置換手術。術后不久,嚴先生的癥狀明顯好轉,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鍛煉,行走基本恢復正常。
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王友教授介紹,嚴先生的病情并非個案,這種骨關節病是關節軟骨退變引起的一種關節疼痛和關節功能障礙。主要病變發生在軟骨和關節,包括磨損、退變和破壞,關節軟骨下骨骨質增生。骨關節炎疾病多見于中老年人,易發生于負重較重的膝關節和髖關節,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王主任強調,老年人一旦出現關節不適,應立即到醫院檢查,并接受專業診斷及時治療。早期骨關節炎主要以藥物和運動治療為主,晚期關節炎患者建議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避免關節疼痛。
人工關節置換被認為是20世紀骨科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是治療骨關節炎最有效的方法。它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復快的優點。可解決關節疼痛、功能障礙、跛行等癥狀。,使患者能迅速投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提高其生活質量。◆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