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復星醫藥(600196,股吧)近日發布公告稱,去年10月,公司同意以3.88億歐元(約3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兩項醫藥知識產權的全部權利、所有權和權益,因買方(瑞士SELLAS公司)未能如期足額支付而終止。他們賣專利對業內人士來說并不奇怪,因為國內藥企把專利技術賣給國外企業的情況非常罕見,尤其是在腫瘤藥物這個領域,一個外國藥企占據絕對的“話語權”。來看看復星醫藥瘋狂的“專利”之路:僅2013年,專利申請量就達到創紀錄的28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外觀設計專利9項,其中授權7項;同時,在去年10月剛宣布計劃以3.88億歐元轉讓這兩個化合物的知識產權時,股價就受到了消息的影響,造成了日漲停。
資本市場如此“迷信”,是因為復星醫藥是“土豪”的明星股。當投資者看到“高大上”專利可以換成歐元來提升國家威望時,他們立即跟進;業內人士發現很難賺錢。第一,研發還在進行,前景不確定。三期臨床試驗在每個階段都可能失敗。其次,瑞士是世界醫藥研發的“重鎮”,花大價錢從中國藥企購買專利技術,有點奇怪。
復星醫藥單一大業務告吹,頗具代表性。事實上,中國制藥公司正面臨著專利申請中的操作越來越熟悉的局面,但向外界出售專利并不容易。“有些專利,除了企業‘自娛自樂’,對市場完全沒有興趣;部分專利投資風險高,市場前景不確定。“據一位業內觀察人士表示,就中國藥企而言,拋開中藥不談,真正能在國際市場上狹路相逢、二次出手的西藥領域的醫藥知識產權非常少。原研藥的差距就在那里,但我們在仿制藥方面有很多經驗。
然而,中國制藥企業卻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開始了“集體狂奔”。所有龍頭概念股都有專利要申報,不管有用沒用都是好事。國家也在鼓勵醫藥行業的自主創新。另一方面,投資者應該警惕一些涉及專利的公告,或者被懷疑炒作自己的股價。畢竟醫藥專利、醫藥成果和市場需求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