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記者從市醫保中心了解到,2015年城鎮居民醫保繳費工作于9月1日正式啟動,集中辦理時間于12月25日結束。與往年相比,2015年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繳費發生了三大變化:個人繳費標準提高,新生兒納入保險范圍,門診統籌補償定點醫療機構可就近選擇隨時調整。
市醫保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關于轉發的規定:根據《通知》,2015年我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將在原基礎上進行調整,其中在校學生(含大中專學生、技工學校學生、中小學生、幼兒園學生)和18周歲以下非在校城鎮居民個人繳費標準由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60元;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個人繳費標準已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140元。這是我市自2007年啟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以來首次提高個人繳費標準。
我市實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政策以來,參保人數不斷增加,參保范圍不斷擴大,參保率不斷提高。但新生兒尚未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范圍。為彌補這一空空白,自2015年起,我市將新生兒納入居民醫保覆蓋范圍。新生兒是指出生后12個月以內的嬰兒。監護人可攜帶相關材料到新生兒戶口所在地社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未取得戶籍的將在社區落戶)登記繳費,次月即可享受醫保待遇。這標志著2015年我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將實現各年齡段居民全覆蓋。2015年新生兒個人繳費標準為60元。根據規定,新生兒在我市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并轉至其他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全額結算后,監護人憑相關材料到參保地區醫保經辦機構辦理相關結算事宜。
過去,城鎮居民一年內只能選擇一家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可使用個人門診補償支付門診醫療費用,需在醫保中心備案,在一定程度上給居民帶來不便。從2015年起,參保居民參保繳費后可直接持有《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卡》(或社保卡),自愿選擇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門診醫療費用以個人門診統籌補償支付。選定的門診統籌補償定點醫療機構可根據醫療需求隨時調整,無需門診補償備案。
除上述三大變化外,2015年城鎮居民醫保還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政策調整:城鎮基礎醫療門診大量病種中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帕金森綜合征、風濕性心臟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常在ⅲ級以上);城鎮基本醫療藥品醫療項目自付比例降低,參保人員住院房間使用乙類藥品(指《山西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規定的乙類藥品)發生的費用由10%降至8%。使用國產醫用材料的成本從20%降低到15%。使用進口醫用材料的成本從30%降低到25%,進一步減輕了參保患者的負擔。
此外,作為市醫保中心城鎮居民大病保險受托合作伙伴的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陽泉分公司也同時推出了城鎮居民意外傷害保險和城鎮居民意外費用補償醫療保險。
近日,市醫保中心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全市各縣區,對醫保經辦機構和城鎮居民醫保經辦機構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確保2015年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繳費工作順利進行,切實為居民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