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摘要]
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醫改紅利將繼續釋放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將步入老齡化社會。統計顯示,我國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量從2009年的1.75人增加到2012年的1.94人(同期美國為2.7人,德國為3.5人)。每千人口有1.85名注冊護士,世界上有2.8名,發達國家有8.1名。
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家多次進行醫改,相關政策頻頻出現。
本屆政府不再執著于GDP等經濟指標的數值表現,積極降低經濟增速,但改革勢在必行。領導人多次在重要場合表明改革決心,政府體制改革、土地改革、國企改革都在議事日程上,包括我們關心的醫改。
今年5月底發布的《2014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意義重大,首次明確了重點任務時間表。今明兩年是醫改政策發布的密集期。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醫改政策及其實施將影響行業發展和投資方向。
醫改涉及醫院、醫生、醫保、企業等等。因為處于探索期,所以有很多未定或不確定的。我們認為目前真正能享受醫改紅利的是醫療服務部門,醫療服務包括軟件服務和硬件設施。
醫改的目的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我們會根據問題找出軟件服務、硬件設施涉及的投資機會。
“看病難”主要表現在:普通人生病時往往不知道去哪家醫院、哪個科室看病;在醫院掛號是浪費時間,只能上午和下午看病,即使當天的號已經掛了;基層醫療機構資源匱乏,難以救治。患者需要去其他地方治療。除了不便,各種費用也很大。醫生經常花時間看小病,造成資源浪費。
看病難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就能解決的。目前,重點是救濟。我們認為緩解“看病難”問題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加強醫院信息化,發展線上醫療,結合醫療APP的應用,可以節省掛號時間,更好地利用醫生資源;二是基層醫療機構能力擴大,診療能力提高,這也與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政策是一致的。
。“看病貴”是老百姓普遍反映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因為藥品和醫療費用高。
。擺脫“以藥養醫”是國家醫療改革之一。近年來頻繁出臺的藥品招標政策就是為了拉低藥品的高價,具體政策我們就不贅述了。解決“看病貴”問題,我們相信國產醫療器械和低價藥品會逐漸受益。
軟件服務:醫療+IT順應發展趨勢。大數據時代,很多傳統行業通過與互聯網的連接進行了升級,醫療行業近兩年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去年更多體現在可穿戴醫療,但今年互聯網公司紛紛布局線上醫療。
在線醫療可以幫助人民、造福人民,合理利用醫生資源。
。根據CCW Information與華為聯合發布的報告,2013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IT投資規模為224.6億元,IT預計未來幾年醫療IT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0%左右。
。目前,在線醫療主要集中在IT端。比如三巨頭BAT開始布局健康醫療領域,朗馬信息收購39健康網,海虹控股推出“新健康”網站和手機APP。就醫藥行業而言,我們認為應該主要關注參與和掌握大數據、與IT行業合作的公司。
。如今,一種流行并實現的在線醫療方法是通過電子設備檢測和記錄患者的指標數據,通過互聯網上傳,然后醫生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并給出診斷意見。在這方面,它主要是便于使用的便攜式電子診斷設備。另一種方式是建立龐大的患者或病歷數據庫,為患者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另一種方式是醫療電子商務,通過互聯網銷售藥品和器械。
在軟件服務領域,建議從三個方面考慮投資機會:
一、醫院信息化與病案。和佳股份:
。
。傅銳有限公司:
開發肝纖維化在線診斷系統FSTM,搭建慢性肝病大數據平臺。
。樂普醫療:
正在積極建立大型家庭健康管理數據庫,為客戶提供醫療服務,并將逐步推出血糖、心血管等可穿戴設備。
第二,移動醫療設備。久安醫療:
2013年,iHealth可穿戴健康智能手表推出,可檢測血糖、血壓、體重等。
。寶來特:
珠海偉康科技成立于2013年,專注于智能家居醫療和可穿戴醫療設備。
。sanno Bio:
致力于慢性病領域的移動醫療設備,并引入糖護士,讓患者利用云技術追蹤血糖指標動態。
3醫藥電商九州通:
與微信合作,開發實現了從微信到線下藥店的O2O業務“藥急送”功能,讓用戶通過了。
查看本報告的完整pdf
負責編輯:zd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