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從本月開始,我省非公立醫療機構門診、住院、檢查、治療、檢查、手術等所有收費價格,除藥品費用外,全部放開,醫院可自行定價。這個政策也引起了很多市民的關注:民營醫院會不會集體漲價?價格放開對普通患者會有什么影響?
記者昨天從采訪中了解到,目前的政策并沒有對醫院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尤其是在南京,因為公立醫院實力等原因,大型民營醫院不敢輕舉妄動漲價。
揚子晚報記者楊燕石肖磊。
非公立醫院
自本月起可自助定價。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和省價格、衛生、人社部門通知,我省非公立醫療機構自7月1日起可自主制定醫療服務價格,價格制定或調整需提前一周公示,并告知價格、衛生、人社部門。調價期原則上不得少于6個月。
記者了解到,這項新政策影響最大的是非營利性非公立醫院。此前,營利性非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放開,“雙非”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由政府引導。
截至去年,江蘇省共有非公立醫療機構9191家,占全省醫療機構總數的29.6%。我省非公立醫療機構數量和床位比例均居全國前列。
目前沒有南京。
醫院提出提高價格。
新政雖然只實施了兩周,但國家發布通知已經三個月了。“雖然省里之前沒有發布通知,但相關醫院早就知道新政策。”
省物價局醫藥價格處的人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目前的情況,沒有醫院“啪啪”漲價。
南京市物價局藥價處負責人也給出了類似的反饋:目前南京沒有醫院通知調價。“可能是新政策很久沒有通知,醫院內部還需要一個調整過程。然而,我們認為這也與南京的實際情況有關。南京的公立醫療資源優勢大,非公立醫院市場份額小,不敢輕易提價。”
南京的私立醫院說競爭太激烈了。
南京有兩家大型民營綜合醫院,一家是河西的明基醫院,一家是江寧的同仁醫院。
明基是一家營利性民營醫院。該院相關人士昨日告訴記者,很多人在國家下發文件時都在關心是否會調整價格,但實際上,明基醫院一直都是自定價和醫保定點單位。所以,“這個政策對我們影響不大,我們還是會按照過去的政策來定價格。”。最近沒有漲價的計劃。“醫院說南京公立醫院太多了,實力很強。作為民營醫院,并不占優勢。”如果再漲價,會有人來看病嗎?"?這項政策可能對一些特殊需求診所更有吸引力。”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南京民營醫療機構有近900家,占醫院總數的37%,而且大部分都是營利性的,這意味著它們原本擁有自主定價權,但即便如此,一般民營醫院的價格始終低于公立醫院,而這些民營醫院想要吸引更多的患者。
醫保報銷的金額讓醫院無法釋懷。
另一個原因是很多民營醫院對“放開價格”并不是很感冒。昨天,記者聯系了同仁醫院,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不打算提價。
南京同仁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同仁醫院一直都是自己定價,但在調查南京地區醫院第三方滿意度時,收費低也是大眾普遍滿意的一點。醫院定價不高,主要制約因素之一是醫療保險。價格定高了,醫保就不買了。南京博達腎病醫院的價格和公立醫院差不多,原因也差不多。
醫保如何限制民營醫院自主定價?南京南華骨科醫院的王闖建軍告訴記者,這家醫院是治療骨科創傷的專科醫院,也是南京市工傷和醫療保險雙定點單位。“在我們這種情況下,醫院電腦和醫保中心都是聯網結算的。比如治療斷指,醫保規定只能領400。如果我進了600,是不可能落戶成功的。”王闖建軍說,多出的200元不能由醫保支付,只能由個人或患者所在單位支付。患者愿意肯定是不現實的。
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南京,在我省大部分城市普遍存在。揚州也有很多價格放開的民營醫院,但當地醫院也報告稱,如果醫院的醫療收費增加太多,超過政府的價格限制,就不會納入醫保。如果沒有醫療保險,哪些市民會來看病?因此,漲價是得不償失的。
物價部門:大范圍漲價是不現實的。
民營醫院價格的放開并沒有引起地震般的變化。省物價局藥價處負責人向揚子晚報記者坦言,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當然他們也在不斷關注后續情況。
“我們認為,除了宿遷的醫院和南通的一些鄉鎮衛生院已經改制,可能會自行定價,但其他地方的大多數綜合性民營醫院不太可能有大規模、大幅度的價格調整。畢竟,面對公立醫院的競爭和醫保政策的限制,提價并不容易,”省物價局醫藥價格處負責人表示。
但物價部門認為,新政對一些特殊需求診所、特色類似“名醫坐堂”的小型私人診所,以及一些特殊專科的私人診所來說,是一個機會。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不太可能對沒有優勢的項目提價,而有自身特色的項目可以通過價格調整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最終人們看到的是療效,只要市場需要,就會有發展空。
(責任編輯:HN666)